中医药文化吴茱萸重阳节的卫生习俗
扫码听 故 事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了古代重阳节这天,人们要登高望远和佩戴吴茱萸的民间习俗。 吴茱萸入药的部位是其果实,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功效。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 重阳节与吴茱萸的关系在西汉的《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中也有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所以吴茱萸还有个雅号叫作“辟邪翁”。 南朝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中有一则故事。 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法,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必须要佩茱萸、登高山、饮菊酒,方可避祸。”九月初九这天,桓景携家人按照费长房说的做了,傍晚回家一看,家中牲畜都已死亡,家人得以幸存。 这个故事虽然具有神话色彩,但却是当时劳动人民从生活经验中总结的一种简便易行的避瘟防疫法。 重阳期间秋雨潮湿,秋热尚存,居处及衣物容易霉变,湿热疫气也容易滋生。吴茱萸有消毒、驱虫的作用,因此重阳佩茱萸的风俗就逐渐流传开来。 《本草纲目》中记载吴茱萸时,引用《淮南万毕术》云:井上宜种茱萸,叶落井中,人饮其水,无瘟疫。 MAYBEYOULIKE: Pic.1澳门回归纪念日 Pic.2澳门回归纪念日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相关文章 编辑|于娟赵若汐 审校|张芳芳李亚旗 王诗源尹永田庄子凡编著 《漫画中医文化故事:医事药闻》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医事趣谈和药闻趣谈两部分,主要讲述了古代医家们治病救人的趣事和18味中药的趣味典故。书中以中医药知识为载体,用故事和漫画的形式呈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融合其中,让青少年及广大中医爱好者在学习了解古代医家治学行医之路的同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中汲取营养。希望更多的青少年和中医爱好者通过阅读本书走近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从而喜爱中医药、传承中医药。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点点在看和小蛙一起“哇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pw/10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想ldquo伤心rdquo,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