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垫底村变成先进村看黄石市下秦村
正值盛夏,笔者走进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下秦村,只见乡间沃野绿意盎然,农家庭院错落有致,百姓脸上笑容灿烂……一幅村净、景美、产兴、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 “我家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最应该感谢党,咱们跟党走,这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70岁的党员脱贫户潘际艾深有感触地说。 美丽屋场 “龙宇,今天党支部主题日,你准备讲点什么新鲜干货?”党员口中的“龙宇”,就是下秦村党支部书记潘龙宇。今年51岁的潘龙宇从年担任民兵连长到村主任,再到村党支部书记,这一路坚守了28年,硬是将一个贫穷落后村变成了富裕美丽先进村,在他的带领下,下秦村党支部3次荣获阳新县浮屠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年,潘龙宇任党支部书记后,以党建引领,加强组织建设,“把脉问诊、对症下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党支部为中心的村级组织,充分发挥村委会、监委会、妇代会职能作用;坚持“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加强党员教育,强化流动党员管理,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全面落实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了乡村振兴。 阳新县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朱必武介绍,下秦村由过去“垫底村”变成“先进村”,让村民喝“自来水”、用“卫生厕”、住安全房、看光纤电视、接5G信号电话……百姓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产业发展”带动“共同富裕” 红薯、小麦、稻谷是下秦村村民世世代代种植并赖以生存的农作物,但“打工潮”使一部分土地撂荒。该村“两委”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把流转土地和脱贫群众加入到产业链条中来,田畴种植香稻亩,坡地栽种吴茱萸亩,带动59户脱贫群众增收。 同时,下秦村大力发展菜牛、生猪、蛋鸡等养殖业,鑫牛养殖等5个合作社,养牛养出“牛”日子。年春,50多岁的返乡村民宋其才投入万元发展菜牛产业,去年循环养牛多头,不仅带动8名脱贫群众就业,还实现纯利70万元;亿陇养鸡等4家16万羽现代化蛋鸡养殖场,鲜鸡蛋恒温冷藏、物流冷链等蛋鸡全产业链,助力群众增收,每年增加村集体收益13.9万元,解决脱贫群众公益岗位就业工资问题,为推进乡村振兴增添可持续发展新动力。 菜牛基地 “在家门口养牛场就业,一个月收入元,这日子有奔头噢。”60多岁的村民秦传金高兴地说。 “产业兴旺”带动“共同富裕”。下秦村通过发展种养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年的4元增加到年的元。“只有大家的日子都好了,我这个村书记才没白干!”潘龙宇成就感满满地说。 蛋鸡养殖 “美丽屋场”联动“清洁庭院” 如今行走在下秦村,柏油路面平整宽阔、标牌标线色泽明艳、景观绿植满目葱郁…… 想要富,先修路。下秦村修“四好”环村路3.7公里,改造、硬化和修复水毁道路9公里,畅通连接七组九湾“交通枢纽”。 “昔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如今,宽阔大路直通家门,走在路上心情特别舒畅。”村民潘希文说。 来到下秦湾,矗立的巨石嵌镶着“清代武榜眼秦定三故里”,应接不暇的紫薇、桂花、樱桃等,点缀着绿树花丛;东岭亭、听溪亭、幸福亭,尽显环境清幽秀美。 “以前,白天道路尘土飞扬,晚上四处黑漆漆的;现在黝黑的柏油路直通村庄,一盏盏路灯分外明亮。”村民秦传木笑着说。 走进团圆组,水泥路直通一栋栋小洋房门口,花团锦簇满庭香,一个个干净温馨、绿植环绕的美丽庭院装扮了村庄,点亮了百姓的幸福生活。筑堤、护坡、治理“下秦港”,架致富、连心、幸福等5座桥,畅通“东西南北中”,护栏杆上的狮子雕像和沿港围栏的荷花镌刻,惟妙惟肖,非常逼真,引人驻足留影。 打卡留影 步入太平庄,活动广场、进士长廊、八角爱莲亭、文化礼堂、百姓大舞台、幸福塘,与一栋栋小洋楼相映生辉;一面面“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图案鼓舞人心、一排排绿化围栏设计唯美;“美丽屋场”有石凳、盆景、小花园、以及齐全的健身器材,每到一处都有一处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 据悉,近年来,下秦村创建“美丽屋场”联动“清洁庭院”融合,通过展示“榜眼故里”“文韵大平”“彩虹团园”等篇章,打造“一湾一景、一户一韵”模式,植绿树、栽花草,种水果……绘就了一幅“富春山居图”。(熊源、吴华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yfyl/12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疗效赢得好口碑中医逆转残疾,高效治疗强
- 下一篇文章: 白日何短短莫名的期待百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