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名家临证中药总结
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 -----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清高鼓峰----- 4.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 -----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清汪昂《医方集解》----- 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清汪昂《医方集解》------ 7.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1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止咳常用麻黄 缩尿益智桑蛸 疏肝莫忘麦芽 闭经还须归芍 崩漏海蛸茜草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END 胖大海医考 专注中医,更多干货 分享 点赞 点在看 给小编充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pw/7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香道上达天听的神秘力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