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朋友的赶紧收藏备用啊,今天可是中成药经验之谈啊。

痛经是指在经期及月经前后出现明显下腹部疼痛,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中医属“经期腹痛”、“经行腹痛”范畴,其核心病机为冲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运行受阻,致“不通则痛”;或冲在胞宫失于滞养而“不荣而痛”。

应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经痛期间给予镇静、止痛、解痉,平时辨证施治以治其本。

临证分为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气血虚弱证和肝肾亏虚证,分别以行气活血、温经散寒活血、益气补血和滋肾养肝为治法。

凡是女人病,根源在气血五脏。女人身体里有一条河——就是“气血之河”!打个比方,子宫、卵巢是一个温水池,气血是输送进水池的活水,气血跟不上,不光会令活水变死水,甚至会腐败发臭!这是最重要的。

只有气血充盈,女子才能由内而外,柔美如水。气血之河顺畅,女性的经、孕、产、乳期功能就正常;如果气血之河淤堵,就会导致经、孕、产、乳期功能和身体各方面的异常!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亏虚,温煦和濡养的作用不足,一方面因瘀血停滞,见于面部则色斑、黄褐斑沉积满布;阻于胞宫则月经不调,量少而色暗,夹杂血块;一方面濡养不足,上不能荣养颜面而见面无光泽、色苍白,心神失养而见失眠多梦、健忘,下不能充养血海而见月经量少,甚至提前闭经;一方面温煦推动力弱而见手足冰冷、乏力、精神不振、容易感冒。

女子以经血为要,调理首要以气血为先。

以后有机会给大家在讲讲宫廷理筋术怎么治疗痛经。

今天我们说说痛经都可以吃什么样中成药

痛经宝颗粒

肉桂·三棱·五灵脂·红花·当归·丹参·白术·延胡索(醋制)·木香

温经化瘀,理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血瘀,妇

女痛经,少腹冷痛,月经不调,经色暗淡。

【临床应用

1.本品适用于痛经,见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温痛减,手足

不温,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舌质暗的患者。

2.畏寒肢冷明显者,可用姜汤送服。

艾附暖宫九

当归,地黄,白芍”(酒炒),川芎,黄芪(蜜

炙),艾叶(炭),吴茱英(制),肉桂,续断,香附(醋制)。

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子宫虚寒,月经量

少、后错,经期腹痛,腰酸带下。

本品适用于不孕症伴下腹凉、痛经、月经不调。

1.本品不宜与苦寒清热药如感冒清热颗粒等同用。

2.月经失调伴下腹刺痛,口渴心烦,便秘者或疲倦乏力,食

少、便稀者忌用。

3.孕妇禁用。

4.忌食寒凉之品。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水蜜丸:一次6克,1

日2~3次。

大蜜丸:每丸重9克;水蜜丸:每粒重10克。

少腹逐瘀颗粒

当归·五灵脂(醋炒)·赤芍·延胡索(醋制)·没药·川芎·肉桂·炮姜·小曲香(盐妙)。

活血逐瘀,祛寒止痛。用于血瘀有寒引起的月

经不调,小腹胀痛,腰痛,白带。

1.本品适用于痛经,见经期小腹冷痛,经血紫暗,有血块,

面色苍白,出冷汗,舌暗有瘀斑的患者。

2.若痛经剧烈者,可适当口服止痛药。

1.经期本品不宜与其他温经止痛类药物如痛经宝颗粒、痛经

2.本品含五灵脂,不宜同时服用人参或其制剂。

3.可在经前一周开始服用,至经期3~5天停服。

4.本品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湿热为患、阴虚有热者表现为

小腹灼热疼痛、低热、口干等忌用。

5.治疗产后腹痛应排除胚胎或胎盘组织残留。服药后腹痛不

减轻时应停药,酌情治疗。

6.本品含有活血化瘀药物,孕妇慎用。

还有元胡止痛颗粒,加味逍遥丸,八珍益母丸详细说明大家问度娘,小医这里要忙了。

小医按:中成药治疗痛经分实证痛经和虚证痛经,实证包括气滞血瘀、

寒湿凝滞;虚证包括气血虚弱和肝肾亏虚。

实证以化瘀止痛为主,痛经宝颗粒、少腹逐瘀颗粒(丸)、元胡止痛颗粒(胶囊、

片、丸、口服液)适用于实证痛经。

经行小腹冷痛喜温、血块下后痛减者,选痛经宝颗粒或少腹逐瘀颗粒(丸)以温经化瘀止痛。

元胡止痛颗粒(胶囊、片、丸、口服液)以止痛为主,一般在痛经严重时临时服用。

艾附暖宫丸、八珍益母丸适用于虚证痛经。经行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腰膝疫痛者选艾附暖宫丸。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或空痛、喜揉喜按、头晕乏力、经量少者选八珍益母丸。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小医闻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sltx/9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