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证及吴茱萸类方
一、吴茱萸汤证在《伤寒论》中凡三见: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在《金贵要略》中除去与《伤寒论》重复者,有一见: 《金贵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综合四条经文而观之,有食谷欲呕、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呕吐涎沫、头痛、胸满诸见症。 若将诸症约为一个病机则以“胃虚寒饮,肝气上逆”(《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贵要略》P)一语最为简明扼要。以王旭高氏“肝气与饮邪,相合为病”(《环溪草堂医案》)一语最为传神。 吴茱萸类方: 1、吴茱萸汤 2、吴茱萸当归四逆汤 3、吴茱萸四逆汤 4、左金丸 5、延年半夏汤 6、鸡鸣散 7、四神丸: 组成:肉豆蔻(煨)g补骨脂(盐炒)g五味子(醋制)g吴茱萸(制)g大枣(去核)g 功效: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方义:(1)补骨脂:辛苦大温,能补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为君。 (2)肉蔻:辛温能行气消食,暖胃固肠,五味咸能补肾,酸能涩精。 (3)吴茱:辛热除湿燥脾,能入少引厥阴气分而补火。 (4)生姜:暖胃;大枣:补土,所以防水。 (5)盖久泻皆由于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故大补下焦元阳,使火旺土强,则能 制水而不复妄行矣。 方论:本方是《普济本事方》二神丸和五味子散二方组合而成。方中补骨脂温肾暖脾为君;吴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为臣,二者相配,脾肾兼治,使命门火足则脾阳得以健运,温阳涩肠之力相得益彰,五味子酸敛固涩,合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养胃,共为佐使。 主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现代运用:本方主要用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之久泻或五更泄泻属于脾肾虚寒,尤以肾阳虚为著者。 辨证要点:五更泻,不思饮食,腹痛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歌诀: 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除油五味具。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泄最相宜。 转载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sltx/2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左金丸小金丸女金丸,3者的区别,及其
- 下一篇文章: 有了吴茱萸,大人小孩没忧愁不过要准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