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病的3个名医经验方
小编导读 胆病及胆腑干系疾病临床常见,如胆囊炎、胆结石、胆囊瘜肉等。从古到今,不少医家设立了稠密调节胆病及胆腑干系疾病的丹方,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龙胆泻肝汤等,大多显露了“升阳”和“降阴”两方面的组方特点。何晓晖教导也在“升阳”和“降阴”治则的教导下设立了3个调节胆病及胆腑干系疾病的丹方,一同来研习下吧。 何晓晖教导遵循胆“阳升阴降”的生理特点,临证常将“分散”(升阳)与“清利”(降阴)二法组合调节罕见的胆腑疾病。 罕用的分散升清药有柴胡、葛根、郁金、石菖蒲、吴茱萸、生姜等,个中柴胡轻清升散,疏泄肝胆,为治少阳胆病“升阳”之专药。 罕用的降逆利胆药有大黄、黄连、黄芩、龙胆草、茵陈、款项草、虎杖、蒲公英、枳实、莱菔子、代赭石等,个中大黄苦寒泄下,利胆通腑,为“降阴”之要药。 他设立了疏胆降逆和胃汤、疏胆泄热化积汤、清温宁胆安神汤三个丹方,并以此加减改变调节罕见胆病及胆腑干系疾病,成果显然。 一疏胆降逆和胃汤构成:柴胡10g,白芍12g,枳实15g,半夏10g,干姜4g,黄连5g,黄芩10g,大黄4g,吴茱萸3g,旋覆花12g,厚朴10g,蒲公英20g,海螵蛸15g,莱菔子12g。 工效:疏泄肝胆,降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之胆汁反流性胃炎等。 方解:该方以柴胡疏利肝胆,吴茱萸、干姜、半夏辛开胆郁,黄连、黄芩、蒲公英、大黄苦寒泄热,厚朴、枳实、旋覆花、莱菔子下气降逆,起落并用,胆胃同治。 二疏胆泄热化积汤构成:柴胡10g,黄芩10g,大黄6g,枳实15g,茵陈20g,虎杖15g,款项草30g,郁金12g,鸡内金10g,蒲公英15g,莪术12g,石见穿15g,莱菔子12g。 工效:疏肝清胆,散结化积。 主治:瘀热蕴阻之胆囊和胆管结石、胆囊炎、胆囊瘜肉、胆道蛔虫残骸等。 方解:该方以柴胡、郁金疏肝利胆,升发胆气,以大黄、枳实、款项草、茵陈、虎杖、蒲公英、莱菔子等通利胆腑,协助祛瘀活血消积之莪术、石见穿、鸡内金等疏胆泄热化积。 三清温宁胆安神汤构成:黄连5g,半夏10g,陈皮10g,枳实10g,竹茹10g,生姜4g,石菖蒲6g,茯神15g,远志10g,钩藤30g,夜交藤30g。 工效:清温并用,宁胆安神。 主治:胆郁痰热扰心之失眠、惊惶、夜游、发疯等。 方解:清温宁胆安神汤以石菖蒲、生姜升散合半夏化痰开窍放心,黄连、枳实、竹茹苦降化痰清热,伍以平肝养心安神之品,寒热同用,起落并施,共奏宁胆安神之功。 ?脾胃病专书? 脾胃为人体的急迫器官,天天食品的消化和汲取要经过脾胃来结尾,因此脾胃的康健相当急迫。 当今,由于人们种种不良的糊口、饮食习惯,不少人都有脾胃病。名医何晓晖拿手调节脾胃病,他将多年调节脾胃病的临床阅历归纳成书,快来研习下吧。 《何晓晖论治脾胃病》 点进封面加入悦医家·中医学校置备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体例引见 本书悉数归纳了何晓晖教导的脾胃病学术思惟,详细引见了他调节唇口病、食管病、胃病、肠病及肝胆病的临床阅历。全书以中医理论为主宰,以临证心得为中心,以抬高疗效为干线,以临床病案为主体,理论与践行联合,承袭与发挥并举,承先启后,独具匠心,具备较高的学术协商价格及临床参考意义,对读者抬高脾胃病调理水准很有裨益。 往期出色举荐 RECOMMEND比补肾更急迫的“壮阳法”关节痛楚专用针方,1次止痛 八角茴香的妙用 版权表明本文部份体例选自《何晓晖论治脾胃病》(华夏中医药出书社出书,何晓晖葛来安主编),终究注解权归原做家悉数,由悦读中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rybw/10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金元名医李东垣用五味子吴茱萸炒香为末伴
- 下一篇文章: 生命即是一团阳气,养生与治病的关键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