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刚编辑·李焕

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一例神经性耳鸣,疗效满意,与大家分享。

患者郭某,男,49岁。浙江绍兴人。书画家。年6月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耳鸣,呈持续性,蝉鸣样。医院检查,诊断为神经性耳鸣。但告之此病西医无特效药,需休养,服扩血管营养神经药,能否治愈不好说。遂于年6月9日找到我寻求中医治疗。

刻诊:平时乏力,午后尤重。耳鸣蝉响,心烦失眠。口苦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舌根黄腻,脉象:左尺右关脉沉。属中气不足且下焦湿热。处方:生黄芪15克,太子参15克,葛根30克,蔓荆子9克,白芍10克,盐黄柏6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柴胡12克,川芎15克,香附30克,石菖蒲12克,生地15克。七剂,水煎服。每日一剂,2次/日,每次ml。嘱其效后再服十五剂。

年6月16日电话告知,服药一剂,已见成效,二剂耳鸣已去八成。继服完七剂,耳鸣症状已愈。

按:本例患者由近期劳累,损伤脾胃,午后疲乏,中气不足之证已显。故选补中益气之变方益气聪明汤治疗。原方以参、芪甘温而补脾胃,我在此方将人参换为太子参,补气虚不留邪;甘草甘缓以和脾胃;葛根、升麻、蔓荆子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舞清气,上达头目。中气足,清阳升。又以白芍敛阴、和血、柔肝;黄柏补肾生水、清下焦湿热并坚肾;入生地一味直补肾阴。因口苦口干兼有少阳证,遂加王清任通气散,理气散结,行气活血。入一味石菖蒲引药入耳并开耳窍。诸药共达益气升阳、聪耳祛鸣之效。七剂收功。后面十五剂未再服。至今未复发。

作者:王刚,男,山东济南人,年11月出生。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幼承家学,师承于杨麦青教授和刘洋教授,后在太湖学院跟师于吴雄志教授,推崇黄煌教授药证方证体质理论。融各家之长,擅用经方辨治妇科病,皮肤病,肿瘤。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擅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