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pf.39.net/bdfyy/dbfzl/171020/5777826.html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马丽娅、通讯员沈霞报道:5月23日,崇阳县金塘镇石店村3组石门周上,50多亩吴茱萸随风招展,村支书卢学军正忙着察看是否有病虫害。

“吴茱萸适应能力强,又不用专门打理,是一门适合山区种植的增收副业。”在没发现病虫害后,卢学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下对股东有交代了!”

卢学军告诉记者,他口中提到的“股东”并不是合作社的投资者,而是10户带着土地入股的村民。

原来,从去年底,该村将抛荒的田地、荒山进行流转种药材。种了50多亩吴茱萸、10多亩黄精和10多亩桔梗,其中有37.5亩将作为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来源,是由村集体投资、10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

“他们带着承包的土地入股,不仅盘活了闲置的土地,还活跃了村级集体经济。”卢学军说。

“闲田变基地、农民变股东”,当前,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在崇阳当地推广开来。

港口乡油榨村地处深山腹地,2万余亩喀斯特地貌的山林被“雪藏”。年,民建湖北省委扶贫工作队正式入驻该村。工作队邀请市农科院专家考察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后,决定种植火龙果。并同港口乡、村“两委”、村民代表、贫困户积极探讨后,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该村以村委会名义统一租赁村民土地,将基地扩展到了亩。同时,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情况和个人申请,村民入股成为股民。

“子女常年外出务工,田地的劳作全部落在我身上,我种起来吃力。”该村汪红军老人说,全村尽是年迈的老人和留守妇女在家,田地基本抛荒,入股以后,大伙儿不仅做起了“甩手掌柜”,每年还可分红。

“只有让村民融入产业链,才能克服他们等靠要的思想,才能真正地增强内生动力。”据崇阳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崇阳已建成特色产业基地个40余万亩,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比例达到80%以上;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实现户户有产业和就业增收渠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10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