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能治白癜风病的地方 http://m.39.net/pf/bdfyy/
重阳节静赏秋日芳华相伴登高望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寄托着异地游子的思乡愁情,也描述了重阳节登高佩茱萸的风俗。虽然关于重阳登高等习俗的由来说法不一,但大多都认为以避灾祈福为目的。

01

那么重阳节插的茱萸是什么?

中药中被称“茱萸”的有“吴茱萸”和“山茱萸”两种,来源植物不一样,功效也不一样。宋代寇宗奭的《本草衍义》记载:“山茱萸红大如枸杞,吴茱萸如川椒,初结子时其大小亦不过椒,色正青。得名则一,治疗又不同。”

山茱萸原植物(左)吴茱萸原植物(右)

山茱萸属收涩药,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的功效。

吴茱萸属温里药,可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而重阳节“遍插茱萸”指的是吴茱萸。历史上古人认为其有驱邪避灾的作用,制成香囊佩戴在身上,而这实际上是其药用机理的体现。

02

吴茱萸有何功用?

吴茱萸饮片

吴茱萸气芳香浓郁,味辛散苦降,大热燥烈,有小毒,常用甘草制以降低毒性和燥性。主入足厥阴肝经,长于暖肝散寒、温经止痛、疏肝下气,且可温暖脾肾、助阳止泻。用于治疗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腕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温中散寒而止痛,又善解肝经之郁滞,常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呕吐吞酸及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泄泻等,尤以止痛、止呕效果显著。

03

吴茱萸的临床应用?

1内服

中医在临床上常用吴茱萸治疗各种痛证,如厥阴头痛,常与生姜、人参配伍;

治疗寒疝腹痛,常配伍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

治疗妇女少腹寒冷、经闭、痛经,常以当归、白芍、川芎配伍,代表名方有张仲景的温经汤;

治疗寒湿脚气肿痛诸症,常选用木瓜、紫苏叶、槟榔等配伍;

治疗畏寒、呕吐、呃逆症,常与半夏、生姜同用。

五更泻往往畏寒喜暖,晨起即腹泻,食少不化,中医认为是脾肾阳虚造成,常选吴茱萸配伍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大枣、生姜治疗,即中医五更泻名方——四神丸。

治疗肝郁化火、肝胃不和所致的胁痛口苦、呕吐吞酸,常用左金丸,即吴茱萸配伍黄连。

2外用

吴茱萸经加工贴敷于足心或某些穴位有治疗高血压、口舌生疮、咽炎等疾病。吴茱萸为常用温里药,但当外用时,则可表现治疗上部火热证的作用,此作用与其苦降之性有关。吴茱萸外用服帖足心,能引火热下行,具有降火之功。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图片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作者

郑智敏

审稿

唐榕

编辑

唐榕

责编

彭晓青

参考文献:

[1]王岩,和会静,郭峰.吴茱萸常用的中药方及其配伍增效减毒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06,19:.

[2]崔瑛,纪彬,苗明三.吴茱萸外用功效的探讨[J].北方药学,,06(04):11-12.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往期精彩回顾▼

1.那些中药制剂中的“大丸子”与“小丸子”~~~

2.甜甜的西瓜与咸咸的西瓜霜——论吃西瓜的正确打开方式~

3.快看过来,医院膏方制剂出炉啦~~~

4.槟榔致癌,作为中药还可以吃吗?食用槟榔与药用槟榔的安全风险应区别对待

5.泰国丰胸霜成网红,葛根真的能丰胸?

药知一二

专业有趣

药学科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yfyl/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