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温经汤是一张妇科良方,广泛应用于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以及崩漏的病人,只要符合寒,瘀,虚的病机,均可使用。

今天诊余,薛老师让我们做温经汤的拆解,大家集思广益,最后总结出温经汤含有14张子方基因:

温经汤中药物

子方

吴茱萸、人参、生姜

大枣

吴茱萸汤

桂枝、白芍、甘草、生姜

大枣

桂枝汤

当归、川芎、白芍

茯苓、白术、泽泻

当归芍药散

当归、川芎、白芍

熟地

四物汤

人参、甘草

茯苓、白术

四君子汤

人参、甘草

白术、干姜

理中汤

桂枝、甘草

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

茯苓、白术

苓桂术甘汤

芍药、甘草

芍药甘草汤

当归、川芎、白芍、阿胶、甘草

艾叶、熟地

芎归胶艾汤

甘草、生姜、人参、桂枝、阿胶、麦冬

生地、麻仁、大枣

炙甘草汤

人参、麦冬

五味子

生脉散

麦冬、半夏、人参、甘草

粳米、大枣

麦门冬汤

半夏、生姜

小半夏汤

这种药物的排列组合绝非文字游戏,而是临床灵活思辨过程的真实反映。

薛老师讲到,这十几张方中,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治心,吴茱萸汤、当归芍药散、芍药甘草汤治肝,四君子、理中、桂枝汤治脾,生脉散、麦门冬汤治肺,四物汤治血,说明温经汤内含五脏之法,临床可供我们灵活加减。

在表格中,我们还可发现,药物的加减对于温经汤具有多层线性组合的意义,温经汤加大枣,则俱吴茱萸汤、桂枝汤、麦门冬汤之义,温经汤加茯苓、白术,则有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当归芍药散之法,加熟地则有四物、芎归胶艾之妙。

温经汤原方用生姜,在临床可根据患者体质,改用干姜、炮姜、炮姜炭等,则又加强温中驱寒之义。

这是我们学习方剂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发掘方中的子方,与学过的其他的方剂相对应,如此,则可在临床灵活扩宽其使用范围。而不应执君臣佐使之定见,忽视与临床事实的对应。

君臣佐使的理论只是为了我们理解方剂组成,真正在临床应用时,有是证用是药,若无是证,虽君药亦可去也。

比如《伤寒论》中就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甘草汤,后世为了简化,又称其为苓芍术甘汤。其实,仲景岂非不知用简洁的方名,特意叫得复杂,只是为了让我们了知临床加减方剂的用法。

现在很多有名的医家都有“一方灵”,其实他们不是一方治百病,而是通过这一方的加减,通达五脏六腑的变化,从而应对错综复杂的临床现实。这就是复方多法的临床思维。

身为初涉临床的中医学子,一定要打破成见,灵活看待方剂。正如薛老师所说,一方之中,所有药物都可作为君药,一切以患者具体证候为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线预约薛院长门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pw/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