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脏腑居里,经络居表。

经络是脏腑表里配属纽带,脏腑是经络气血循环之根本,形骸五官关系脏腑所主,躯体部位则关系,经络沟通,因此脏腑经络是一个整体,它们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经络有行“气血,阴阳”的生理作用,有反应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

因此发病之初,经络脏腑可以互相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互相传变,

比如说外阴之疾病,多发于体表,由经络而内传与脏腑,内因之疾病,初起多表与内,内脏腑而外达于经络,(如表里同病则内外并重)。

所以在认识肝病变化规律的同时,不能离开脏腑经络的病理反应。

下面就是肝病的传变规律描述如下

经脏互传,经脏互传是指,肝及其所属经络,可以互为传变,即可先有经脉病变,而后传脏腑,也可有先有脏腑病变,而后传经络,“肝属厥阴”,肝之病可以导致足厥阴经脉病,足厥阴经脉病也可以影响肝病。

如《伤寒论.厥阴篇》所说的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此证为厥阴血虚而寒,邪客与经络,故用当归四逆汤,滋血以温散经中寒邪,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这说明寒中于经与寒邪犯脏,在治疗上有相同之处,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吴茱萸汤主之,这一条就是反映了,肝脏寒邪而又外及干经络的证候,而有互传的病变规律可循,而有互传的病变规律可循。

至于因经脏互传,在内外出任之间,常可扰及所系属之五官,(眼、耳、鼻、舌、口),五体(皮、肉、筋、脉、骨)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脉干,静脉干则筋,筋急而挛,乏味筋痿《素问.痿论》可以看出,这些病变的发生,实与”肝开窍于目“,

肝主筋,有内在的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pw/1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