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点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这是小橡树教育的第篇文章

细辛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

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嗽。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濒湖脉学》二十八种脉象,虽然小指月背得滚瓜烂熟,脱口而出,但始终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今天一个妇人过来,她拿着检查报告单说,大夫,我又贫血又头痛,医生说我脑供血不足,血管紧张性头痛,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指月摸了摸脉,老先生也参考一下检查报告,医院的检查报告,老先生从来都不会拒绝。

小指月曾经问爷爷说,我们传统中医把脉就行了,为什么还要看各种报告单呢?

老先生笑笑说,检查报告单也是一种反应病人体内病机的一种形式,可参考,但不可执着。可以作为前后治疗对照,也可以作为某些辨证论治的依据,比如病人贫血,你就可以知道他脾胃气血生化功能减退。病人血管紧张性头痛,你再摸她脉,带点沉紧偏细,就知道她身体有寒凝肝郁。

中西医之间完全可以在某个层面上相互汇通的,你要懂得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那这样就可以用检验报告单,而不会被检验报告单所迷。

小指月摸完脉后,还是有点糊涂,他说,爷爷这个脉怎么又细又紧,重按下去,还没有什么力?一下子这么多信息,该如何遣方用药呢?

老爷爷一摸完脉,就非常有针对性地问,你是不是平时手脚都凉,腰痛呢?这妇人见老先生一语中的,点了点头说,是啊,而且这手也痛,冬天脚睡不暖,手容易长冻疮。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有久寒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不单妇人一愣,小指月更是一愣,爷爷看病,怎么看得这么快,一问问到点子上,药方就问出来了。

我按照十问歌循规蹈矩地问一大堆,都问不出个所以然,反而信息越大,越是复杂,人就越迷惑,不知道怎么抓主证。爷爷却只需要病人几个症状点头,方子就出来。

小指月笑笑说,爷爷我也要学你这种问两句话,就可以开方的本事。老先生笑笑说,这两句话,是几十年的功底啊,一辈子的经验,等你经历过无数案例后,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到那时病人一个脉象出来,他身体是怎么回事,都写在脉里头,你就可以读懂脉药精微。

小指月听后,才觉得医道没有捷径,不是说爷爷用口授言语传就可以传下来的,医道是言语道断,心行灭处的东西。爷爷曾经说,医道至精至微,真正的医道精微非关文字,天地之间在没有存在文字前,就存在医道。后人所有书籍文字都只是渡河舟楫,登山阶梯,指月之手,可以借用,不可以执着。

这时连妇人都惊讶地问老先生说,为什么先生断病如此精准,用药如此到位呢?这些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先生真诚地说,来自于精准的判断力。

妇人又问,那精准的判断力来自于哪里呢?老先生又真诚地说,来自于多年经验的积累。

妇人又问,那多年经验的积累是怎么积累起来的呢?老先生又真诚地说,是从无数错误的判断之中吸取教训得来的。

虽然老先生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却在小指月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这言语背后,强大的精神力量,让小指月的智慧一下子又打开来了,他好像看到了将来自己如何在医路上不断地走下去。

几剂药下去,妇人头痛手凉症状大减。再来复诊时,脉象已经起来不少。那种细而无力带紧之象缓解了,变得缓和有些力道了。

老先生说,效不更方,再守几剂,以后冬天脚都没那么凉,手也不容易犯冻疮。

小指月便再次向爷爷请教脉道。爷爷说,脉法千般万种,最后都要指归阴阳,不根于虚静者,便为旁门。不归于简易者,即是邪术。大道至简,医道虽繁,然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

小指月对阴阳始终摸不透,于是再次请问爷爷,何为脉之阴阳。爷爷说,阴成形,阳化气,有形的脉大脉小,脉细脉洪,可以得知病人阴血如何。无形的脉力强弱,可以辨明病人的阳气如何。

你看这妇人刚开始时脉细欲绝,脉细者血不足也,故贫血,欲绝者阳气不够,重按无力,乃阳气鼓动力量不足。头为诸阳之会,阳气不上头故头痛,阳主温煦,阳气不达四末,故四肢冷,容易犯冻疮。

小指月听后,领悟道,难怪爷爷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里面用桂枝、细辛、生姜之类,强大阳气治疗脉道力量不够,用当归、白芍、大枣、甘草之类补充阴血,使阴血充足,脉道细小之象变得宽大。这样阴阳相配,直接对治脉道阴阳不足,所以几剂药下去,病人脉势马上改变,身体立即好转。

爷爷也想不到小指月反应这么快,这都是小指月长期琢磨,反复参究才得出来的一些感悟,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爷爷点拨再多,小指月也难以领悟啊!

然后小指月便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细辛治疗头痛如神,细辛气清而不浊,善于降浊气而升清气,一派阳刚之象,令清阳出上窍。若寒痹阳虚头痛腰痛肢节痛者,非此物不能治。

如果脉细而无力者,可以用它来鼓动脉力,但细辛味辛而力散,必佐以补血养阴之药,使脉道宽敞,这样气得血养,则不散矣,此仲圣创当归四逆汤治脉细欲绝之宗旨也。

从此小指月懂得凭脉用汤方,加减变化药物,懂得用阴阳之道来直接读懂古人创方的心传。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小故事,大道理,中医整体论治,讲究阴阳平衡,阴阳平衡百病消。

在小橡树我们非常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深入浅出的通过故事讲解,让孩子领略中医文化的风采,学会用中医的视角,感知身体变化,有效管理情绪,做自己健康的管理者,做家庭保健的参与者,为此小橡树老师们汇总了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天娓娓道来一个小故事,让每个孩子都能用中医的理念去更好地生活起居、灵活地进行生活常见病的调护,感受全方位的中医文化盛宴。

-扫码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pw/1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