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早报上热下寒用1味药贴脚心,暖下
??????????????? ????????????????????????????? ◎图片由摄图网授权打开音乐,开启早报唠嗑的一天~01又上火又怕冷,这是咋回事?◎图片由摄图网授权 现在好多人都有上热下寒的毛病! 一方面,头面部总是起疙瘩、口舌生疮,脸上爱长痘、长粉刺,常出现“上火”之症;但与此同时,腰膝乏力、手脚冰凉,即使是夏天,小腿、小腹都感觉冷,还容易腹泻。 我们人体最好的状态是:阳在下,自下而上温全身;阴在上,自上而下滋润全身,阴阳不停地运转,二者趋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身体就是舒服的。 但这种关系如果失衡了,阳盛于上,阴盛于下,上下不交通,自然就上身上火,特别是头、面、咽喉有热象;下身寒冷,特别是下肢呈现一派寒象,中医称之为“上热下寒”。 02吴茱萸贴脚心:引火归元◎图片由摄图网授权 归根结底,还是下焦阴寒过盛,压制了肾阳,虚阳上浮于头面部,于是上焦就会出现“虚火”、“假热”等症状。 这个时候需要“引火归元”,通过温补肾阳,给肾火加把劲儿,把下焦的阳气养充沛,同时形成引力,把上焦的“虚阳”引到下焦,变成元阳,为己所用,「吴茱萸」这味药就能办到。 吴茱萸性热,擅长温肾阳,可以把靠近下焦的阴寒邪气都逼走;味辛,善于走窜,在身体里走来走去,所以又能引火下行。 ??做法:吴茱萸10克,打成细末,用油(或水)调成糊状,睡前敷在脚心涌泉穴,用纱布和胶带固定好,次日起床时揭掉即可。 ??功效:引火归元,针对上热下寒很有效 吴茱萸,把上半身多余的火气顺着经络引到脚心涌泉穴,借助涌泉穴的“水”,把它浇灭,并宣泄出去。头面部的火消了,下肢也暖了,人自然就舒服了。 03吴茱萸,散阴经寒气也是一流的◎图片由摄图网授权 吴茱萸辛热,除了引火下行,还能散肝经和脾经的寒气。 ??吴茱萸20克+小茴香10克,治寒疝腹痛 寒疝,就是肝经受了寒,寒性凝滞,肌肉筋脉往回一收缩,气血运行受堵,不通则痛,腹股沟、会阴、小腹都很痛。 将吴茱萸和小茴香装在布袋里,用微波炉加热5分钟或在笼中蒸15分钟,待温度适宜后,热敷痛处以及关元穴各10分钟,效果很不错。 ??吴茱萸20克+干姜5克,治腹泻 如果晚上睡觉没有盖好被子,腹部着凉了,第二天起来肚子痛、拉稀;或者贪凉饮冷,寒气积留于腹部,发生腹泻。 将吴茱萸和干姜装在布袋里,微波炉加热5分钟或者上笼蒸15分钟,热敷肚脐,散了脾经的寒气,肚子暖起来,腹泻也就缓解了。 本期早报部分素材选自杏林明师课堂 《讲透中药》温里药 学中医·晒笔记“学中医·晒笔记”投票助力正在火热进行中!快来围观学员的笔记,感受中医的魅力和精神!每人每天可投5票,去为优秀的笔记投票吧,也为传承中医文化助一份力~ 这里摘取了部分优秀笔记 学中医,都是认真的 识别下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ls/9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可怕海宁有人手指中毒ldquo变异
- 下一篇文章: 安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