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四川、湖南、云南等地。通常在8~10月果实显绿色时采摘,晒干或低温干燥。

吴萸、茱萸、石茱萸。

其性热,味辛、苦。

散寒止痛,温中理气,助阳止泻,燥湿止呕。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呕吐吞酸、虚寒泄泻、经行腹痛、五更泄泻等。

含挥发油(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等)、生物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因碱等)、吴茱萸酸等。

现代研究证实,本品可缓解肠痉挛、抗胃溃疡,具有降血压、抗凝、保护心肌作用。临床上主要治疗呃逆、高血压病、小儿支气管肺炎、牛皮癣等疾病。

阴虚内热者忌服;不宜多服、久服;吴茱萸勿与猪心、猪肾共食。

煎服,1.5~4.5克。

在药膳、保健食品制作时,可选用煮、炖等烹饪技法与酒浸。

吴茱萸又名“越椒”、“艾子”,主产长江以南地区,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有小毒。吴茱萸作用很广泛,其果实能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疗呕逆吞酸、腹痛吐泻、口疮齿痛、湿疹溃疡等;其枝叶能除泻痢、杀害虫;其根也可入药。

除了药用,吴茱萸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除虫防蛀。在南方,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还没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防虫。吴茱萸有小毒,就有除虫作用。

食膳与实际应用

上文也提到了,吴茱萸作用很广泛,止痛、理气、燥湿它都行。不过因为“性情猛烈”,能日常吃的吴茱萸食疗就少一些,更多的要有病症时,才能作为辅助食膳食用。

吴茱萸食疗

小儿腹泻脾肾阳虚

久泻不止,大便水样或完谷不化,面色淡白,精神萎靡,四肢厥冷,舌淡,舌苔薄白,脉微细。

五味子散:五味子18克,吴茱萸6克。两药一同炒香,共研细末,过筛混匀。

慢性胃炎,肝胃气滞

胃脘胀痛,攻撑连胁,嗳气频作,口苦吐酸,恶心呕吐,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吴茱萸粥:吴茱萸3克,粳米50克,葱白少许。吴茱萸焙干,研为末。粳米煮粥,熟后加吴茱萸末与葱白和匀。

附:吴茱萸粥适用于寒滞肝经证。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ls/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