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地图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909/9423562.html

钱塘泗乡人所说的湖埠里实际上指现在灵山、双灵、湖埠等村,包括灵山、大岭、上堡、姚家坞、冯家、张余(张家和余家)、陆家岭等自然村,范围大一点,还可包括铜鉴湖东边的仁桥自然村和公馆自然村,甚至还包括铜鉴湖南边的下杨村和新塘村,历史上的湖埠里与现在的湖埠村是两个概念。

湖埠这个名称的来历也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是大坞山下有条坞埠溪,坞埠溪也就是湖埠溪,湖埠溪边的各村庄叫湖埠里。另一种说法是西山、石龙山、花山和昙山等山如一把太师椅,或者像个金元宝,围成了一个泄湖,叫铜鉴湖,湖边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只,船只停靠的码头叫埠头,铜鉴湖边的埠头叫湖埠头,也叫湖埠里。早年没有形成铜鉴湖时,湖埠就是钱塘江边的埠头,是来往杭州至富阳的最重要的通道之一,铜鉴湖边还有一个官方驿站,叫定南公馆,就在解头山脚下,所以解头山也叫公馆山,山下的村庄叫公馆村。湖埠里背靠着西山,那里有海拔米的杭州主城区最高峰——西山如意尖。如意尖产茱萸,山上的石头呈赭红色,所以也叫茱萸尖。

当年的湖埠里有句名言,至今还在我耳边回荡,湖埠里是个好地方,“看病自有灵郎中(沈希良),没有米吃姚秉公。天热自有前山洞,天冷自有柴火冲。大旱自有风水洞,逃难自有潘家洞。力出好汉冯日红,读书出了个来聘公。金牛逃进仙人洞,喝茶要喝九曲红。”

古时,湖埠里风光旖旎,有深厚的人文历史,铜鉴湖边的风水洞是唐宋时期有名的风景旅游景点,苏东坡、白居易、范仲淹等都多次来游,并且写下诗词多首以作纪念。铜鉴湖边的昙山,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经来此三次讲学,并且留下了朱熹在杭州的唯一石刻,至今作为杭州市级文物保护了起来。

泗乡才子冯来聘出生于湖埠里冯家村,在明朝末年中了举人和进士,乡试时,与转塘午山葛寅亮同一榜,那一榜的解元为葛寅亮,为泗乡人增添了荣耀。

在姚家坞私塾里教书的富春秀才先生董邦达,选择了姚家坞风水宝地葬祖,庇荫家族,董邦达和儿子董诰成为乾隆和嘉庆两朝的“父子两宰相”。

三十五年前,灵山村重新发现了人间仙境——灵山环境,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湖埠里所产九曲红梅成了中国十大品牌红茶之一,曾经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大奖。

铜鉴湖是杭州三大莼菜产地之一,西湖、湘湖和铜鉴湖三大湖中,目前只有铜鉴湖还在生产莼菜,成为西湖莼菜的唯一原产地。

古人,把湖埠里的风景概括为湖埠十景,她们是:“明水暗入”,“暗水明出”,“董坟松涛”,“云泉晨曦”,“茱萸晚霞”,“樵夫双曲”,“围墙石壁”,“双狮滴潭”,“冬暖夏凉”,“龙鳞曲柳”。

铜鉴湖畔的美景

铜鉴湖里的西湖莼菜

云泉山上看昙山和铜鉴湖风貌

站在姚家坞看云泉山

铜鉴湖畔农家

昙山上的朱熹石刻和金牛洞

十里如意

龙鳞曲柳

九曲红梅

灵山幻境

风水洞

茱萸晚霞

大坞山里好风光

朋友,看了以上照片,您有何感想?如果您想去铜鉴湖游玩的冲动,明年我给您做导游,品品九曲红梅,喝喝双浦茅台,尝尝西湖莼菜,听听苏东坡、白居易、朱熹、冯来聘和董邦达的故事,划艘小船,看着西山落日和茱萸晚霞,乘着风水洞的凉风,想着灵山洞的幻境,那是何等美妙和惬意的生活。我在铜鉴湖畔等着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sltx/9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