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丹芪偏瘫胶囊 http://m.39.net/pf/a_4336240.html

头痛是日常生活里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我们都知道头痛发作时,头部传来的几近欲裂之感经常会让人感到心烦气躁,焦虑异常,特别是像“闹钟”一样定时发作的头痛更是让患者苦不堪言。下面我们就分享一例“常年定时头痛”的医案。

PART1

今日医案

患者信息

患者为中年男性,39岁,因常年定时头痛前来就医。每年6-9月,每天上午9点、下午两点定时头痛40分钟,头痛前先头胀痛,头痛时流口水、反胃恶心。

脉象

1.脉跳79次/分。

2.沉取有力。

详细证状

1有眼屎、头痛时右眼发胀感觉睁不开。

2.心烦、容易生气、思虑多压力大。

3.小便10次/天,不易出汗、但跑步出汗时头痛会减轻一些。

4.后脑勺痛、开会超过两小时以上头会痛。

5.头痛时身体发热皮肤变黑。

6.大便成形、1-2次/天、颜色偏黄.

7.腹部凉。

8.平时不喝冰水、习惯性喝茶水。

9.冬天午后犯困、打呼噜、梦多、面油。

10.记忆力近年来明显下降。

开方

大柴胡汤合吴茱萸汤,再加细辛、丹皮、桃仁。

回访

患者头痛已经14年了,只服用了三剂药头痛明显减轻,已不会定时发作。

PART2

辩证思路分析

脉象

阳脉。

病位

半表半里。

寒热

寒热夹杂。

虚实

实。

排证思路

1.心烦+头痛定时发作(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时间性,这个可归为“往来寒热”的范畴)→半表半里证。

2.心烦+眼屎有上热→上热。

3.腹部凉+怕吃冰+恶心想吐→胃寒胃弱。

4.午后犯困+面多油+打呼→肠痈。

5.记忆力下降+发病时面色发黑→瘀血。

6.习惯性喝茶水→有水饮的可能。

7.头痛时反胃恶心+呕吐口水→胃有寒实。

条文参考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伤寒论》第条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第条

注:若有不明以上条文的读者,可查阅《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伤寒论》一书,里面有详细的解析。

|综上|

■结合排证思路来看,该患者的大局是因中焦脾胃功能弱,而造成的上下表里不交通的少阳病。

■因该患者有头痛、偶吐口水、且胃有寒实这几个典型的吴茱萸汤证(头部疾患一般是表不解而邪气上冲所致,吴茱萸苦温辛散,尤其擅长上行于头。其主要作用还是降胃清解,偏胃寒胃实的呕吐且有逆证最为实用)。

■再加上其有肠痈和瘀血的典型证。故开方思路为大柴胡汤+吴茱萸汤+丹皮+桃仁+细辛。这几味药可打通上下表里交通循环,去上热又兼去瘀血肠痈,细辛可疏通细小孔窍,对头痛有帮助也可利水。

■单一证不可断。“习惯性喝水”只能判断为有水饮的可能,并不是一定有水饮证。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sltx/8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