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中药穴位贴敷,是指将单味药,或多味药组成的成方打粉,过细筛,一般用80~目的细筛,用特定的透皮剂,或姜汁、正气液、醋等赋形剂调和,贴敷于穴位或是病灶局部,从而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穴位贴敷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泻、呕吐、便秘、消化不良、痛经、乳痈、淋巴结肿大、甲沟炎、遗尿、流涎、鹅口疮等。

(一)穴位贴敷的特点

1.途径直接,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穴位或患处,经皮吸收,作用直达病所。

2.用药安全,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儿科,解决了小儿吃药难、打针难的问题。

3.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可以随时观察了解病情变化,便于及时加减更换药方。

(二)常用贴敷方

贴敷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具有内服或其他治疗方法达不到的效果和特点,深受医患欢迎。现在我浅谈一下我个人在临床上常用的贴敷方。

1.消肿止痛散

组成:大黄1g,芒硝1g,青黛1g,黄连0.5g,黄芩0.5g,栀子0.5g,连翘0.5g。按上述比例共研末,装瓶备用。

应用:①乳腺炎、淋巴结肿大,取适量药粉,用透皮液调匀,贴敷于肿块局部,每日1次,每次贴24小时,取下晾2~3小时,继行第2贴。②甲沟炎、疖肿,先用采血针在甲床旁边或红肿处针刺放血,若已成脓则将脓口挑开排脓,而后调贴消肿止痛散,并包扎,嘱24小时后自行摘掉敷贴,晾4~6小时后继续贴敷,一般1~2次愈。③痈肿。我曾治疗一位女性患糖尿病患者,因经常注射胰岛素,导致脐旁针孔化脓,直径约4厘米,中间都是化脓点。先用拔罐法,将脓液抽取出来,然后将消肿止痛散干粉撒于疮面上,纱布覆盖,20次痊愈。

2.麻黄附子细辛散

组成:麻黄1g,附子2g,细辛1g。

用法:按上述比例打粉,装瓶备用,每次取适量,用藿香正气水调敷肚脐处,一般10~20分钟起效。

应用:用于因饮食生冷或腹部受寒引起的胃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并伴有舌质淡白,舌苔白或水滑,手足冷等太阴、少阴病证者。

3.吴茱萸粉

组成:单味吴茱萸打粉。

用法:取吴茱萸适量,用食醋调敷双侧涌泉穴。

应用:鹅口疮。

诸如此类,我们可以将一些常用药方,按比例打粉,通过辨证,选取合适的方药,并贴敷于相应的穴位来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如双下肢水肿,辨为太阴、少阴合病证,可选用真武汤方,用生姜汁调敷于脐部,1~2日肿消,起效之快不亚于服汤药。又如感冒发热,无汗,辨为太阳表实证,可以选用葛根汤,若兼有少阳证可加用小柴胡,用生姜汁调,贴脐,也会起到立竿见影之效。

在此我只抛砖引玉,相信大家会将贴敷疗法应用得更好,更上一层楼。

选自《广义经方群贤仁智录》

注:需要购买书的朋友可以到淘宝搜广义经方群贤仁智录下单直接购买,淘宝现有优惠政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sltx/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