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又是我,伊岛素

今天我来教大家炒菜

白灼吴茱萸

哦,不是

是汉古独门炮制药物

泡吴茱萸

1.加入足量的水到锅中,把热水烧开后,将吴茱萸到入其内。

注意要把吴茱萸压到水面下,让其浸透。

待其浸泡不超过30s,即可过滤,水弃去不用。

2.再重新加自来水,煮沸,倒入吴茱萸,浸泡两分钟,过滤。

如此反复七遍后,晒干,即成泡吴茱萸。

吴茱萸汤

《伤寒论》记载有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吴茱萸汤。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一升)人参(二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六两,切)

李可老中医在《急重症疑难经验集》中,吴茱萸汤用于治疗的疑难杂症不计其数。

“吴茱萸辛苦温,燥烈有小毒,入肝、胃经。治巅顶头痛,肝寒疝痛、痛经,眩晕,胃寒呕吐吞酸,噎嗝反胃,外敷涌泉引火归原治口疮,敷脐治小儿泄泻,其功不可尽述。唯各家皆用1.5克~6克,药难胜病,故其效不著。《伤寒论》吴茱萸汤用量一升,汉制一升,约合今制50克,方下注一“洗”字,是仲景用法奥妙所在。即以沸水冲洗7遍而后入煎,可免入口辛辣及服后“瞑眩”之弊。

左为生吴茱萸,右为泡吴茱萸

余凡遇小儿、老人、羸弱病人则先煎沸2~3分钟,换水重煎,则更稳妥。其用量10克以下无效,15克显效,30克攻无不克。方中鲜生姜、大枣按《伤寒论》比例定量。伤寒方用药精纯,虽姜、枣亦寓有深意,并非点缀。疑难杂症,师法仲景,伤寒论的博大,应该仔细研读。”

吴茱萸(一升,洗)

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

洗一字暗藏玄机。

后世如何发展炮制盐、酒、醋、童便炙姑且不论,只好好玩弄洗一法。

是不是吴茱萸都要洗呢?从《伤寒论》三条条文中就有答案了,少阴病一条中我们并未发现洗一字。洗是为了去除燥性,恐其燥烈。是否要洗需要医者临证而定,需切中病情。

在药店里买到的吴茱萸大多是加辅料炮制过的,辛温大热之性大打折扣。

回归、传承古中医,从每一味药做起。

不说了,大排档开晚市了

长按下图吴茱萸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鏈夋晥鍖婚櫌
鍖椾含鐧界櫆椋庢渶姝h鐨勫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sltx/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