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

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与我们的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古时,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全民采集药草、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民俗大节日。这天,人们要吃粽子、悬挂艾草、菖蒲,佩戴香囊,赛龙舟……这些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一个习俗都印证着古人的智慧,它来源于生活也回归到生活,时刻提醒着我们健康的重要性。

端午习俗健康贴士

吃糯米粽子——养胃清火

尽管我国南北方的粽子风味、特点和做法不同,但都以糯米和粽叶为主料。粽子的主料是糯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固表止汗、止泻、安胎、解毒等作用,《本草经疏》记载:“糯米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补,则中自温,大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充则身自多热。”

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竹叶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止惊悸、退虚热的作用,苇叶性平,味甘、涩,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通淋之功。

中医认为,端午节后,进入夏季最热的月份,上火、中暑现象容易发生,而此时常用竹叶和苇叶,可以起到解暑除烦的效果。

吃粽子小心消化不良

健康贴士:粽子虽然味美但不宜多食,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红豆粽和甜粽子不适合多吃;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建议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过于油腻以及脂肪、蛋白过高的粽子,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胀气;心血管病患者、老人和儿童也不宜多食,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所以次粽子讲究也蛮多的。

戴香囊——防止蚊虫叮咬祛风散寒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佩戴香囊的民俗。民间将农历五月称为“毒月”,这时天气开始炎热,草木繁盛,蟑螂、苍蝇、蚊子较多,利于传染病的传播,特别是小孩子容易被传染。端午节时佩戴香包,是个不错的预防措施。因此,端午期间我国很多地方有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此时,人们开始自制端午香囊,香囊常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有祛风散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醒脑通窍的作用,从而起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戴香囊不同人应戴不同香囊

健康贴士:佩戴香囊主要利用其芳香调理,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适合。但不同的人佩戴的香囊是有所不同的。艾叶香囊具有祛湿邪、杀菌的作用,几乎人人都可以佩戴;藿香香囊适用经常风寒感冒、发烧或常感觉身体湿气比较重的人;苍术适合常风寒感冒的人;吴茱萸适用燥热湿重、或经常风湿疼痛的人等。很多时候香囊都会同时含有几种中草药,对佩戴的人影响也不大。

挂艾草、菖蒲——抵抗疾病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端午前后正值初夏季节,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且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而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则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除了驱蚊,艾草菖蒲还可“避邪”,邪为中医里的病邪之意,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在内的六淫,这都是致病的因素,将艾草、菖蒲挂于门前或屋内,其散发的草药香除了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有醒神、提神的作用外,还可以通心窍,提高人的正气,从而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

挂艾叶菖蒲过敏体质要远离

健康贴士:虽然熏艾叶可以驱虫避蚊;但是城市人大多住高楼,烧熏艾叶,要警惕火灾隐患。此外,家中如有过敏体质的人,如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家里最好不要放置艾叶,以免诱发打喷嚏、哮喘、皮肤出红疹等过敏性症状。

雄黄酒——杀虫解毒

端午节这天,很多地方还有饮雄黄酒杀肚虫的习俗,尤其在江南一带,人们至今还保持着喝雄黄酒的习俗。配制与勾兑雄黄酒的方法非常简单,一般是将雄黄磨成粉末状后倒入白酒或黄酒中。

古代人认为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也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喝雄黄酒内服不如外涂

健康贴士:雄黄内含砷、汞等有毒物质,遇热极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有剧毒,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甚至会致人死亡,因此不建议内服。

与其喝雄黄酒来解毒,还不如直接将其外涂在毒虫叮咬和长包长疖、生痱子的地方更有效。但由于雄黄能从皮肤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积涂擦,以防中毒。

在此专家提示:雄黄有毒,最好不要饮用。如今可用黄酒替代,因为它是粮食做的,这些粮食本身就有养胃的作用,发酵成了酒以后,还有通经脉、行气血、去风湿、温脾胃、散风寒等作用。

赛龙舟——通畅气血

端午节习俗与运动有关的,就是赛龙舟这样的项目。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的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在中国南方很流行,相传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端午节当天,码头上总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多支龙舟队将在这天一较高下。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的木舟,上刻鳞甲,船头装饰成龙头,船尾装饰成龙尾。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等道具,比赛时敲打龙舟上的锣鼓,既能鼓舞士气,还能让船员保持一定的节奏,努力划桨,保持龙舟以最快速度前行。

中医认为,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闷热,人容易烦躁忧郁。夏季养生,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运动时还可以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我们可以用这些“快乐因子”让身体更健康!

赛龙舟小心夏季中暑

健康贴士:虽然不是人人都会去参与和观看赛龙舟活动,但是长时间高温下的户外活动会增加中暑的风险,特别是儿童和老人。阳光下最好戴帽子或者打伞,避免阳光直射头部,多喝水,减少中暑的机会。如已感觉不适,要立刻进行下面的紧急处理:

·尽快离开高热环境,至通风阴凉处平卧休息;

·解开衣领,脱掉多余或者紧身的衣物;

·用湿毛巾擦拭,迅速降温;

·大量饮水并补充富含电解质的液体,如运动饮料;

·可给予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口服;

中暑轻者症状通常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自行缓解,症状严重者应尽快联系医院就诊。

来源:健康八桂、网络综合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sltx/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