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医案丨吴茱萸汤治愈鼻窦炎头痛
医案 张某,女,44岁,因其婆母患胃病经我治愈遂于年2月21日来我处就诊。 查脉诊:其脉右弦,左略细弦。 查舌诊:舌淡暗苔薄白。 患者主诉:患者头疼一月余,今日加重,且有时伴有眩晕、干哕欲呕。患者进食生冷胃脘疼痛,遇冷则痛甚。 既往有鼻窦炎病史,医院CT检查确诊,常年服用鼻窦炎药物,效果不佳。 中医诊断:据其脉证当属肝胃虚寒,寒饮上逆。 因处吴茱萸汤加减治疗: 中药处方: 吴茱萸5克(开水漂淡)生姜10克党参15克 苏梗15克茯苓15克(捣)大枣3枚(破开) 清半夏10克炙甘草5克 3剂水煎服,日一剂。 复诊 2月24日二诊:头痛胃脘痞痛均减,干呕未见。脉略弦滑,舌质淡暗苔薄白,拟原法加减治疗: 中药处方: 吴茱萸5克(开水漂淡)生姜10克党参15克 苏梗12克茯苓15克(捣)大枣3枚(破开) 清半夏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5克 3剂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 2月28日三诊:诸症已无,不想再用药,劝其再服3剂以巩固疗效,于是又用3剂终获全愈。 解析 吴茱萸汤方是仲景经方,主治厥阴阳明虚寒,浊阴上逆,或厥阴肝寒犯胃之证。此案患者头痛虽经CT检查,确诊为鼻窦炎所致,然其脉弦,弦者为寒为饮,其舌淡暗,其症头痛眩晕,干哕欲呕,胃脘痞痛,遇冷辄剧,无不切合吴茱萸汤证。方中吴茱萸苦辛大热,入厥阴阳明两经,温中散寒,降逆止痛,《本经》谓其“主温中下气止痛”,为君药;生姜为臣助吴茱萸散寒止呕,本案更加苏梗、清半夏、桂枝辅之以增强降逆散寒之功;茯苓去湿饮;佐以党参补虚弱,益胃气;大枣甘能补中,温能益气,且以调和诸药以为使。合而成方,足以降厥阴经浊阴上逆以除头痛,散阳明经寒邪温胃气以止胃脘痞痛,故本案患者用后疗效甚捷。由此可见,不囿于病名之眩惑,详查脉证,对应病机发药,是为中医治病之精髓。 精彩推荐 通知:有奖征文活动开启!iPhoneX等你来拿! 警惕“医学殖民主义”淡化中医特色 世界正睁开眼睛看中医 说医道事 中药提取,到底还算不算“中药”? “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公益评选活动选圆满落幕 ⊙版权声明:本文为张宝军医生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留言小编。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如果您觉得您的病案具有代表、如果您觉得您的方药具有奇效、如果您是一个厚德济生不吝医术的好中医,那您将会成为悬壶医案栏目的特别约稿人,欢迎中医界各位老师的投稿! ⊙投稿信箱:media tcmbox.cn(悬壶医案征集临床病案)投稿 ⊙本文编辑:蓝实 ⊙温馨提醒: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中医思路参考,如需用药必在执业医师指导下。 提示:点击文章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可直接参加有奖征文活动,或者在白殿疯病医院哪家好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sltx/1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周忠海谈中药桂枝功能大全2
- 下一篇文章: 终于找到常见中药功效大全了,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