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王某,女,30岁。

初诊:左眼外伤后,眼珠偏向内侧,向外转动不得,得病旬日,复视,头痛、晕眩,形寒,多痰,脉浮滑,舌质红,苔薄白。诊断为左眼內直肌麻痺。

辨证:外伤目络,视物成双。

治法:温经通脉,理气化痰。

主方:桂枝汤合二陈汤加减。

处方:生白芍15g,桂枝10g,制半夏、茯苓各9g,炙甘草、陈皮、生姜各6g,红枣4枚。每日l剂,水煎分2次服。

复诊:连服7剂,眼珠已能任意活动,复视消失,诸恙亦除。继服前方7剂以资巩固。

按语:方中用桂枝汤温经通脉,调和营卫;用二陈汤理气化痰,燥湿消风。二方合用,共奏温经通脉,理气化痰之功。使眼肌麻痹得到恢复。

案2张某某,男,35岁。

初诊:一月前不慎跌破头皮,因失血过多而昏迷。经治疗神志转清,伤口愈合。但伤愈后7天,突然右眼内斜,虽经多方治疗而无好转。现右眼内斜,黑睛大部分嵌入内眦,不能外展,伴头晕头痛,以巅顶为甚,恶心纳呆,脉弦缓,舌质淡,苔白厚而腻。诊断为右眼外伤性外外直肌麻痺。

辨证:外伤失血,风痰阻络。

治法:温散寒邪,化痰通络。

主方:吴茱萸汤合牵正散加减。

处方:党参、茯苓各15g,吴茱萸、藁本、苍术、法夏、白附子、僵蚕各10g,全蝎、生姜、大枣各6g,甘草3g。

复诊:服10剂后,诸证明显好转。继用前方去吴茱萸、藁本,加黄芪15g,当归10g,服20剂后,诸症消失,眼球活动自如,终以金水六君煎善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方中用吴茱萸汤温中散寒益气;用牵正散祛风化痰通络;二方合用,共奏温散寒邪,化痰通络之功。再加茯苓、苍术、法夏燥湿化痰;加藁本袪风止头痛,从而使诸症悉除。

案3张某,男,47岁。

初诊:患者半月前因外伤致左侧颞部着地,昏迷3~4分钟,醒后呕吐,半日后发现视物成高低双影,头侧歪则双形消失。CT检查无阳性体征,全身情况可,双眼视力1.0,头向左肩倾,面左转,下颌内收。伴头昏痛,右眼眶深部时有刺痛,无发热、畏寒及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脉弦,舌质淡红,边尖有瘀点,舌苔薄白。眼位检查及红玻璃试验提示:诊断为右眼上斜肌麻痹。

辨证:左颞受伤,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主方:祛风化瘀汤加减。

处方:生蒲黄、炒蒲黄各20g,生地黄l5g,牡丹皮、赤芍药、桔梗、炒僵蚕各l0g,柴胡、羌活各6g,蜈蚣2条。每天l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

复诊:随症加减连服半月,头侧歪明显好转,双影缩小。连服3个月余,诸症消失。

按语:外伤可致眼肌肤受损,腠理不固,风邪乘虚而入。肝经受风邪所牵,使其筋脉缓缩不利。或外伤筋络受损,气血瘀阻,经气壅塞,约束功能失调,而致目偏视。血瘀于内,经气不利,津液敷布无常,聚而成痰,痰瘀互结,约束失其濡养,患侧弛缓不用,健侧拘缩挛急,导致目珠偏向健侧。因此,祛风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方中用桃仁四物汤活血祛瘀行气养血,四逆散疏肝理气,桔梗开提肺气,载药上行,合枳壳升降上焦之气,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白附子辛散,长于祛风化痰治头面之风;僵蚕化痰解痉,全蝎善于通络,共具祛风痰,通经络,利血脉之功。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病情的长短,气血阴阳,五脏六腑的虚实盛衰,予以辨证论治,药物酌情加减。可使气通血活、津布痰化,促使麻痹性眼外肌恢复伸缩功能,以消除复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rybw/7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