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
北京主治雀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我清楚地记得,年,一周内连续有三个咽痛患者没有治好,患者都是沾亲带故的,不存在配合的问题。 因为最终失败,这三位患者后来都没再找我看病了,甚为可惜。 后来我对咽痛、咽不适案就特别的留意。时至今日,我个人的体会是咽痛案广泛存在着因寒而有热的情况,寒热错杂的比单纯有热的情况远为普遍。 这类因寒而咽痛的,离不了细辛,运用最多的就是吴茱萸汤+桂苓五味姜辛汤+贝母、薏仁。 核心药物实为细辛: 细辛:味辛、温,主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概括而言,治"局部的深度寒饮"。 案例一: 2-24,案号:,女,35岁,主诉:咽堵一周 咽堵,咽干,咽疼,口干喜饮,饮偏喜热,鼻涕鼻塞,身酸痛,头略晕、略疼,大便2日未行,上月例假痛经一阵,得温减。舌淡红胖大略有齿痕,苔白腻,脉弦细。 咽干口干,半表半里有热郁结,未必就是少阳,也有厥阴的可能。有让患者做咽水试验,未能分辨咽热水得减还是凉水得减,这必定有咽部寒热互结的情况。 患者素来喜饮偏热水,舌胖大有齿痕,上月例假痛经得温减,因此判断患者有里虚寒的基础。 有里虚寒饮的基础,喜烫饮,见口咽干,笔者一般都喜用上吴茱萸汤。 桂苓五味姜辛汤,主要治上呼吸道某处局部的、深度的寒饮结滞。 咽部、后鼻道各组织器官功能不足,身体自救,调动大量的体液及能量来解救但又没能修复成功,就会有痰饮结滞而为痛,此类咽不适患者往往会有较明显的咽痰堵感。 身体自救汇聚的热量如果发生结滞,咽部相应地也常会有咽干、口干的感觉,对于这些水热结滞,通常用贝母能取到良好的效果。 贝母:味辛,平。主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概括起来可以看作是“散水结”的作用。 处方:吴茱萸汤合桂苓五味姜辛汤加贝母薏仁 吴茱萸12党参10桂枝15白芍20半夏12炙甘草6干姜15五味子10细辛4茯苓15浙贝母10生薏仁30两剂 患者午饭时告诉我,两剂药未服完,咽部所有不适已全部消失。 案例二: 2-15,案号:,女,31岁,主诉:咳嗽、咽不适 咳嗽3天,昨晚加重一直在咳,稍怕冷,手足凉,口唇干,愿饮,咽痒觉有痰,微疼,后背觉紧,眠不深,入睡难,晨起有过一次干呕。舌苔黄湿腻,舌质稍淡,边略有齿痕,左脉沉细弱。 每一个咽痛案我都会让做咽冷热水的实验,对于分辨不出来的,则认定有寒热错杂的存在,本案亦属寒热错杂。 患者左脉沉细弱,表证少有,基本可以排除厚朴麻黄汤、小青龙汤。 对比上案,没有头晕、头痛,舌质不胖,没有齿痕,没有喜烫饮,也没有痛经,所以不认为有吴茱萸汤证。 咽痛的原因,系因咽部有局部的深度寒饮停留,并有热的结滞。 处方:桂苓五味姜辛汤加贝母、薏仁。 桂枝15干姜10细辛4五味子15茯苓30法半夏15浙贝母10生薏仁40四剂 日一剂,分2次服 这个患者也是服完三剂就好全了。 案例三: 12-2,案号:,女,50岁,主诉:咽痛。 每个月咽痛,难愈,咽两侧能摸肿,咽后面有能感觉到鱼籽颗粒状,咽痛时伴头顶疼,食欲好但稍食多胃胀,口淡喜烫饮,口干不喜饮,头皮干痒,足长水泡,恶风,夏天稍热就汗不止,手心自觉烫摸也热,眼干涩总觉有物感,喝水半小时欲小便,大便2-3日一行,粘,稍有费力。舌淡红稍有齿痕。舌络青。 喜烫饮,胃胀,口干不喜饮,饮则小便多,舌有齿痕,此胃虚寒饮,故用吴茱萸汤。 咽痛,伴头顶痛,为咽及头部局部的深度寒饮,细辛证。 咽两侧摸肿,鱼籽颗粒状,结合手足心热,为旧水不去新水难生之麦冬证。 本案无明显口咽干,没有痰堵感,因此没有用贝母、薏仁。 处方:温经汤加减 吴茱萸12党参12丹皮10半夏12麦冬12桂枝15白芍20细辛5当归15川芎15木通6炙甘草6七剂 自备:生姜5片,大枣8枚,每次加麦芽糖1勺 患者服药1周咽痛愈,两周后鱼籽粒状物及咽肿消失,至今未再发作。 临床些许经验,仅作参考,希望本文对读者朋友有所裨益。 喜欢我的,请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7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全面的乌梅丸详解
- 下一篇文章: 味中药功效总结药店背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