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刚

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一例神经性耳鸣,疗效满意,与大家分享。

患者郭某,男,49岁。浙江绍兴人。书画家。年6月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耳鸣,呈持续性,蝉鸣样。医院检查,诊断为神经性耳鸣。但告之此病西医无特效药,需休养,服扩血管营养神经药,能否治愈不好说。遂于年6月9日找到我寻求中医治疗。

患者平时乏力,午后尤重。刻诊:耳鸣蝉响,心烦失眠。口苦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舌根黄腻,脉象:左尺右关脉沉。属中气不足且下焦湿热。处方:生黄芪15克,太子参15克,葛根30克,蔓荆子9克,白芍10克,盐黄柏6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柴胡12克,川芎15克,香附30克,石菖蒲12克,生地15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2次/日,每次ml。嘱其效后再服15剂。

年6月16日电话告知,服药1剂,已见成效,2剂耳鸣已去八成。继服完7剂,耳鸣症状已愈。

按:本例患者由近期劳累,损伤脾胃,午后疲乏,中气不足之证已显。故选补中益气之变方益气聪明汤治疗。原方以参、芪甘温而补脾胃,我在此方将人参换为太子参,补气虚不留邪;甘草甘缓以和脾胃;葛根、升麻、蔓荆子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舞清气,上达头目。中气足,清阳升。又以白芍敛阴、和血、柔肝;黄柏补肾生水、清下焦湿热并坚肾;入生地一味直补肾阴。因口苦口干兼有少阳证,遂加王清任通气散,理气散结,行气活血。入一味石菖蒲引药入耳并开耳窍。诸药共达益气升阳、聪耳祛鸣之效。七剂收功。后面十五剂未再服。至今未复发。

作者:王刚,中医师,男,山东济南人,年11月出生。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幼承家学,师承于杨麦青教授和刘洋教授,后在太湖学院跟师于吴雄志教授,推崇黄煌教授药证方证体质理论。融各家之长,擅用经方辨治妇科病,皮肤病,肿瘤。社会职务: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委员。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学术交流使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针法、穴位等,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原文: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大意: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一个人只有在闲暇中气概才像万里晴空一般舒畅悠闲,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灵魂;一个人只有在淡泊明志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无波的湖水一般谦冲和蔼,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大凡要想观察人生的真正道理,再也没有比这种观人之术更好的了。

出自:明·洪应明《菜根谭》

欢迎来稿分享您的中医临床经验!

投稿邮箱:dazhizhongyi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