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逆散笔记
合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03/4779897.html 参考书籍:汤本求真《皇汉医学》 大塚敬节《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 胡希恕《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李克绍《伤寒论语释》 江部洋一郎《经方医学》 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 陈雁黎《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析》 一、相关条文 《伤寒论》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二、证候解释与鉴别 1.尽管条文以“少阴病”开头,实际并非少阴病,而是少阳病,阳气郁而不伸出现手足轻微欠温,与少阴之手足逆冷、脉微欲绝不同。凡手足冷,都与阳气有关,可以是阳气不足,如阳气衰竭之四逆汤证,阳气耗散之桂枝加附子汤证。也可以是阳气郁遏不能外达,如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瓜蒂散证、吴茱萸汤证、当归四逆汤证。 2.在五个或然证中,一般认为临床上以腹痛和泄利下重为主要应用目的。 3.李克绍先生认为本条机制是阳被湿郁。湿郁则小便不利;湿性黏着,故腹痛绵绵下坠,泄利也是重坠难出,并指出腹中痛和泄利下重是本条主证,两者至少要见其一,并且常见小便不利,咳、悸、四逆则少见。 4.陈潮祖先生认为本证实属肝气郁结和经隧挛急两种机制共存。陈潮祖先生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认为肝主身之筋膜,凡由筋膜组成的经隧,均应归属肝系,如心系血管、肺系气管、脾胃肠管、肝系胆管、肾系输尿管输精管输卵管,均是肝系筋膜构成,心系的心悸不宁、肺系的咳嗽气急、肾系的小便不利、脾系的下利后重、肝系的腹中急痛,都属经隧挛急病变,皆可通过柔肝缓急达到治疗目的。此外,三焦膜腠也是由筋膜延展而来。 三、腹诊特点: 1.大塚敬节:本方运用专以腹诊为依据,要点是胸胁苦满和腹直肌挛急。 2.汤本求真:与大柴胡汤证比较,四逆散证按之无抵抗,无恶心呕吐,实热也少,但是腹肌之挛急要重于大柴胡汤证。 四、方解 1.本方疏肝、导滞、健胃,有护肝、降酶作用,能改善肝功能和胃肠活动。 2.柴胡:启阳气外达; 枳实:有行气兼利水之功,能消胀满除水湿,治腹胀满和利小便; 芍药:缓解挛急、利小便; 甘草:缓急、调中。 五、应用 1.凡大柴胡汤证不呕不可下者,就可用四逆散。临床很少单用,常加味或合方应用,以合当归芍药散最常用。 2.四逆散加龙牡各12克,治阳痿。 3.肝炎:①大便不好者,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痛甚加郁金、香附,转氨酶升高加丹参、茵陈。 ②大便偏干或疲倦乏力明显者,柴桂姜合当归芍药散。 ③若伴胃疾患,大便偏溏,不爱吃饭,打嗝,四逆散合茯苓饮。(茯苓饮消痰气令能食) 4.慢性阑尾炎,无明显热象,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加薏仁(当归、川芎性温,宜少量用,6克即可)。 急性阑尾炎则大柴胡汤加大黄牡丹皮汤。 5.心脑血管病不可下者,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对心绞痛患者尤佳,再加半夏瓜蒌薤白汤或更加生姜。 6.适应病症:肝胆胰疾病,胃炎,胃溃疡,顽固性腹痛,十二指肠淤积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疝气,肠痈,痢疾,妇女痛经,性功能障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yfyl/7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是每件事都能做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