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有那些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6518.html

1

单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的是

A.奇经

B.别络

C.经别

D.经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C经别主要生理机能为: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加强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加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与心脏的联系(C对)。

奇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联系并调节奇恒之腑及肾脏等的功能(A错)。别络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统一联系,统率其他络脉;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B错)。经筋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D错)。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E错)。

2

多选结脉的主病是:

A阴盛气结

B寒痰血瘀

C宿食停滞

D气血虚衰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D

·结脉(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

——阴盛气结寒痰血瘀气血虚衰

3

单选姜黄的功效是

A:既能活血行气,又能袪风止痒

B:既能活血行气,又能消肿生肌

C:既能活血行气,又能通经止痛

D:既能活血行气,又能清心凉血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姜黄(辛、苦,温;归肝、脾经。3~10g)

破血行气——气滞血瘀,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跌扑肿痛(与当归、川芎、红花等相配)

通经止痛——风湿肩臂疼痛(与细辛、防风、当归等相配)

趣记:这块破姜居然能通经祛风湿。

趣记:这块破(破血行气)姜(姜黄)居然能通经祛风湿(通经止痛)。

注意:孕妇慎用。

特点:①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

②郁金、姜黄为同一植物不同药用部位,姜黄用根茎,祛瘀能力较强。郁金用块根,行气之力颇著。

4

单选水蛭研末内服的剂量是

A:0.03~0.06g

B:0.3~0.5g

C:0.3~0.6g

D:1~2g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1~3g,研末0.3~0.5g)

破血通经——中风偏瘫,跌打损伤,瘀滞心腹疼痛(与大黄、牵牛子等相配)

逐瘀消癥——血瘀经闭,癥瘕痞块(抵当汤)

趣记:破虫子治怪病。

趣记:破(破血通经)虫子(水蛭)治怪病(逐瘀消癥)。

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

5

单选组成中有柴胡、香附、川芎的方剂是

A.越鞠丸

B.逍遥散

C.一贯煎

D.柴胡疏肝散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柴胡二钱(6g)枳壳一钱半(4.5g)甘草炙,五分(1.5g)芍药一钱半(4.5g)

陈皮二钱(6g)香附一钱半(4.5g)川芎一钱半(4.5g)

四逆散(枳实—枳壳)加陈香川。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

主症: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或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辨证公式: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脘腹胀满,脉弦。

配伍特点:辛疏酸敛合法,肝脾气血兼顾,主以辛散疏肝,辅以敛阴柔肝。

方义:柴胡(君药)——条达肝气疏郁结

香附(臣药)——疏肝行气止痛

川芎(臣药)——行气活血,开郁止痛

陈皮(佐药)——理气行滞而和胃,醋炒以入肝行气

枳壳(佐药)——行气止痛以疏理肝脾

芍药(佐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与柴胡相伍,养肝之体,利肝之用,且防诸辛香之品耗伤气血

甘草(佐使)——调和药性,与白芍相合,则增缓急止痛之功

6

单选冲任虚寒,瘀血阻滞,症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干口燥,少腹里急,腹满者,治当选用

A.生化汤

B.活络笑灵丹

C.桂枝茯苓丸

D.温经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温经汤《金匮要略》:吴茱萸三两(9g)桂枝二两(6g)人参二两(6g)阿胶二两(6g)麦冬去心,一升(9g)甘草二两(6g)牡丹皮去心,二两(6g)芍药二两(6g)半夏半升(6g)生姜二两(6g)当归二两(6g)川芎二两(6g)

吴桂人叫卖炒丹药拌生姜,归川。

温经萸桂芎归芍,丹麦胶参草夏姜。

温散寒凝兼养血,漏止痛平月经调。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主症:漏下不止,淋漓不畅,血色暗而有块,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辨证公式:漏下不止,淋漓不畅+(月经周期异常)+傍晚发热,手心烦热。

病机: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皆起于胞宫,循行于少腹,与经、产关系密切。

方义:吴茱萸、桂枝(君药)——吴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长于温通血脉

当归、川芎、芍药(臣药)——活血祛瘀,养血调经,能补血之虚,祛血之瘀

丹皮(臣药)——活血祛瘀,清退虚热

阿胶(佐药)——养血止血,滋阴润燥

麦冬(佐药)——滋阴润燥,合阿胶以滋阴养血,配丹皮以清虚热,并制桂、萸之温燥

人参、甘草(佐药)——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

半夏(佐药)——通降胃气,以助通冲任,散瘀结

生姜(佐药)——温胃气以助生化,又助吴茱萸、桂枝以温经散寒

甘草(使药)——调和诸药

特点:方中半夏、生姜用意为重点,半夏、生姜和胃运脾,合人参甘草调补脾胃;通降胃气以散结,有助于祛瘀生新。

鉴别:《金匮要略》温经汤与《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两方组成中均有当归、川芎、丹皮、人参、甘草;皆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之功;治疗血海虚寒,瘀血阻滞之证。然《金匮要略》温经汤配伍吴茱萸、生姜、阿胶、麦冬、白芍等,以温经散寒,养血之功见长;而《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则配以莪术、牛膝,故以活血祛瘀止痛之效为强。

配伍特点:温清补消并用,以温经化瘀为主,温而不燥。

7

多选男,善饥多食,口舌干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数天不行,舌红,苔黄燥,脉细滑,治疗宜选方

A.玉女煎

B.消渴方

C.增液承气汤

D.白虎加人参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D

消渴——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症状: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辨证公式:多食易饥+口渴,尿多,消瘦+大便干燥。

方药:玉女煎加减

(附)大便秘结不行——增液承气汤

本证也可——白虎加人参汤

8

单选下列腧穴在五行配属中,属火的是A.少府B.大陵C.后溪D.曲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阴经荥穴属火,阳经经穴属火。

-END-

打开淘宝扫一扫打开淘宝扫一扫

备考年中医考研执业医的小萌新们可以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yfyl/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