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黃元禦長沙藥解卷壹
黃元禦 味辛溫。 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邪,開腠理,根殺三蟲。一名藙。生山榖。 味辛、苦,性溫,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 溫中瀉濕,開鬱破凝,降濁陰而止嘔吐,昇清陽而斷洩利。 《傷寒》吳茱萸湯,(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治陽明傷寒,食榖欲嘔者。 胃氣順降,則納而不嘔;胃氣逆昇,則嘔而不納。 人參、大棗,培土而補中,吳茱萸、生薑,溫胃而降逆也。 治厥陰病,乾嘔,吐涎沫,頭痛者。 以土虛木鬱,中氣被賊;胃逆不降,濁氣上衝,是以頭痛乾嘔。 濕氣凝瘀,是以常吐涎沫。 人參、大棗,培土而補中,茱萸、生薑,降逆而疏木也。 治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 以寒水侮土,脾陷胃逆,則吐利兼作。 中氣虧敗,四肢失溫,則手足厥冷。 坎陽離根,散越無歸,則煩躁欲死。 人參、大棗,培土而補中,茱萸、生薑,降逆而昇陷也。 《金匱》治嘔而胸滿者。 以中虛胃逆,濁氣衝塞,故嘔而胸滿。 人參、大棗,培土而補中,茱萸、生薑,降逆而瀉滿也。 《傷寒》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當歸、芍藥、桂枝、通草各三兩,細辛、甘草各二兩,大棗十五枚,吳茱萸一升,生薑半斤。水六升,清酒六升,合煮,分三服。) 治厥陰病,手足厥冷,脈細欲絕,內有久寒者。 以土主四肢,而手足之溫暖,經脈之充暢者,賴厥陰乙木之力。 以乙木性溫,藏營血而孕君火,灌經絡而主肢節也。 積寒內瘀,肝血冷澀,不能四運,故肢寒而脈細。 當歸四逆補營血而通經脈,茱萸、生薑,溫寒凝而行陰滞也。 《金匱》溫經湯,(當歸、阿膠、芍藥、川芎、桂枝、丹皮、人參、甘草、乾薑各二兩,半夏、麥冬各一升,吳茱萸三兩。水一鬭,煮三升,分溫三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或至期不來。) 治婦人帶下,下利不止,暮即發熱,腹滿裏急,掌熱口乾。 以曾半産,瘀血在腹,阻隔清陽昇達之路,肝脾鬱陷,故腹滿裏急。 風木疏洩,故帶下洩利。 君火上逆,故手掌煩熱,脣口乾燥。 暮而陽氣不藏,是以發熱。 歸、阿、芍藥,養血而清風,丹、桂、芎藭,破瘀而疏木,半夏、麥冬,降逆而潤燥,甘草、人參,補中而培土,茱萸、乾薑,暖肝而溫經也。 吳茱萸辛燥之性,瀉濕驅寒,溫中行滞,降胃逆而止嘔吐,昇脾陷而除洩利,瀉胸膈痞滿,消腳膝腫痛,化寒痰冷飲,去嗳腐吞酸,逐經脈關節一切冷痹,平心腹胸首各種寒痛,熨脅腹諸癥,殺藏府諸蟲,醫霍亂轉筋,療疝氣痛墜。 熱水洗數次用。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yfyl/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598巧用吴茱萸治好手
- 下一篇文章: 懂热敷能顶半个医生,中医教你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