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quo艾ldquo的功效与作
艾叶内服:煎汤,5~15克;入丸、散或捣汁。 艾叶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阴虚血热者慎用艾叶。苦酒、香附为之使。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艾叶鸡蛋汤 功能主治:温肾安胎。适用于习惯性流产。 原料:艾叶50克鸡蛋2个白糖适量 制法:将艾叶加水适量煮汤,打入鸡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晚睡前服。母鸡艾叶汤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眼多梦,少腹冷痛等。 做法:老母鸡一只,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艾叶饼子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妇女坐月子必吃的点心,还可治感冒。 做法:将五月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艾叶泡足治咳嗽 艾叶50克,放入毫升沸水中,煎15分钟,待水温稍低,将双足置于药液内浸泡,每晚睡前1次,每次15~20分钟,治疗因风寒所致的咳嗽,3~5天即可治愈。灸疗 用艾条灸治穴位或病变部位,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常用的灸法穴位如下:①足三里:调理脾胃,补益中气,通达经络,增强体质。②三阴交:补益肝肾,调理月经,聪耳明目,固齿坚骨。③关元:补益脾肾,升阳举陷,温暖子宫,调理月经。④命门:温暖肾阳,祛风散寒,壮腰强骨,固精止带。艾枕 取细软熟艾1千克,用布包做成艾枕。每天晚上枕用艾枕,对风寒湿引起的头痛、头重有良好效果。如果长期枕用,可以预防感冒、颈椎病及面神经麻痹等。灸治呃逆 艾条点燃,放于床头,熏10分钟,可治顽固性呃逆。艾袋 用布缝成15厘米×25厘米的布袋,内装克细软熟艾。将艾袋敷于脐腹部,可以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脐腹冷痛,或妇女寒性痛经;敷于肩部,可以缓解肩周炎之痛;敷于腰部,可以预防和缓解寒湿性腰痛。艾垫 将细软熟艾制成鞋垫,厚度为3~5毫米。将艾垫垫在鞋内,能治疗和预防寒湿脚气、足癣、冻疮等。艾附温中丸 艾叶、吴茱萸、川芎、白芍、当归各90克,制香附克,续断45克,生地30克,肉桂15克,共为细末。米醋打糊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此丸具有益气补血、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妇女子宫虚寒,白带增多,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月经不调,少腹冷痛,久不受孕等。艾叶饺子 作用:增进食欲。 做法: 1、艾叶克,切碎;葱、豆芽、豆腐适量切碎。 2、将以上材料拌匀,用盐、味精调味成馅。 3、用面皮包馅成饺子形状,入锅中蒸熟或水煮均可。艾叶煎鸡蛋 作用:令人开胃。 做法:艾叶洗净后剁碎,加入鸡蛋搅匀,加入盐、胡椒粉,锅热加油,煎熟即可。艾叶红糖水 作用:用于痛经。 做法: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姜艾鸡蛋 作用:用于月经过多。 做法:生姜15克,艾叶10克,鸡蛋2个,加水适量煮熟后,蛋去壳放入再煮,饮汁吃蛋。艾叶肉圆 作用:暖胃。 做法:把肉和艾叶分别剁碎后加入适量盐、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鸡蛋拌匀,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圆或肉饼。或煮、或煎、或蒸均可。艾叶蒜汤 做法:大蒜50克,生荷叶20克,生艾叶20克,生侧柏叶20克鲜生地20克,将各种材料混合一起捣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气、止血。艾叶水糕 做法:取艾叶、粘米、糯米、沙糖各适量。先将艾叶阴干,然后与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时,用打浆机磨成米浆;沙糖煮溶与米浆煮成糊状,入铜盆蒸60分钟,冷却后切件。 源于网络版权原著所有 中国土地信息网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yfyl/1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文章: 中药细辛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