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谈浅谈吴茱萸汤
蓝月提示: 健康靠自己生命属于你 检查不成病千万别侥幸 异常小指标生病慢悄悄 耐心学一点减少大风险 劝君提升健康管理学习意识 耐心看一篇完整的健康科普 这对大家都好! 吃饭后就恶心,想吐,有时候还干呕;常常是手脚怕冷不说,时常感到胃里满满的;常常是吃完就会拉肚子,头还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医院各项指标都很好,到底是得了邪病还是……?实际上这些症状在古中医看来是属于脾胃虚寒、浊阴上逆的症状!那么,今晚凡是有这类症状还找不到原因的伙伴,不容错过!跟您聊聊古经方:“吴茱萸汤”一、吴茱萸汤组成剂量:吴茱萸9克、人参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功能主治: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用于脾胃虚寒或肝经寒气上逆,而见吞酸嘈杂,或头顶痛、干呕吐涎沫.。这个方的典型特征是:干呕,吐涎沫,头顶痛,手脚凉,胃怕寒凉。适应病症:1、阳明胃寒,食谷欲呕吐,或者胃脘作痛,吞酸嘈杂。2、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3、厥阴干呕,吐涎沫而头痛者。二、吴茱萸汤加减适合哪些病症?1、胃寒:胃痛时用热物捂按则减轻。服用别药无效。吴茱萸9克、人参9克、生姜15克、大枣4枚。2、慢性胃炎:饮食不容易消化,经常容易呕吐。胃难受,四肢凉。吴茱萸9克、人参9克、生姜15克、大枣4枚、加党参15克、反酸加黄连2克。如果喝凉水后,吐水者,也适用这个方子。3、头顶头痛:头顶头痛也叫巅顶痛。痛的时候,呕吐吐涎沫。时发时止。怕冷,大便溏稀。辩证为厥阴肝经引发的头痛。吴茱萸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拿掉人参,换成党参15克、加干姜15克。4、眩晕症:医院诊断为内耳眩晕症。症状为眩晕、耳鸣,天旋地转、吃饭则呕吐,反复发作,欲坐不能坐,欲躺不能躺。吴茱萸汤加半夏10克。(最好用姜半夏)5、房事后头痛热痛,呕吐严重。吴茱萸10克、党参10克、生姜10克、大枣9枚、当归10克、白芍10克,熬10付,一付熬出两袋,吃药后一个半小时后吃金匮肾气丸。课后福利1、急性扁桃体炎:小柴胡汤加减方柴胡10克、黄芩12克、党参12克、炙甘草6克、姜半夏15克、生姜10克、红枣8克、生石膏15—30克、蒲公英30克、桔梗20克、牛蒡子10克、元参9克、当归6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注:此方是成人用量。7、8岁用一半的量,4、5岁用三分之一的量,12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量。2、甲状腺结节: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克、黄芩10克、姜半夏12克、党参15克、夏枯草30克、煅牡蛎30克、元参15克、川贝母15克、三棱3克、莪术3克、当归12克、海藻15克、昆布20克、白芍12克、生姜10克、红枣5枚。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服用。15付后,血府逐瘀丸配合吃桂枝茯苓丸服用三个月后,可消失。 除了热,其实在糖尿病患者当中,也有不少的寒。糖尿病虽然是一个病,但是它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证,《伤寒论》或者《金匮要略》的很多方证在糖尿病这一个病里都可以见到。在糖尿病里头有一个并发症,叫做胃轻瘫,一谈到胃轻瘫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半夏泻心汤,包括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确实是用得不少,如果说呕、痞、利三者俱备,哪怕只见三者中的一者,只要考虑有中焦虚损,兼有寒热错杂,或者湿热,就可以用半夏泻心汤,或者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当然,它们三方的所主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在临床上也看到有很多病人并没有寒热错杂,而且单纯畏寒的不少见,这类人手脚冰凉,脉象沉弱,舌质很淡,苔很白,尤其不能吃一点寒凉东西,有些离谱到吃一片青菜叶就拉肚子,像这种人就不是热证,不是刚才我们谈到的胃热和寒热错杂的病症。 这类病人在一派寒证当中还会出现一些比较特别的症状,比如说呕吐清水,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有口水流在枕巾上,还有些人头顶恶寒。用的就是吴茱萸汤。所谓的虚寒,它的表现是有特定性的,包括还有一些呕吐不止的,有些人呕吐很奇怪,他吃进去十分,要呕出来九分,所以他要不停地吃,后来用小半夏汤合吴茱萸汤挺有效。 谈到吴茱萸汤,里面吴茱萸这个药非常难吃,又苦又辣,所以我们多半要病人开水洗三到五次,在《伤寒论》里面非常清楚地写了“洗”,有些地方写了“汤洗”,“汤”在《伤寒论》里就是指开水,洗过之后,味道相对好一点。因为这个药又苦又辣,有些人吃了还容易引起呕吐,所以一定要加生姜。在这个方当中,吴茱萸一升、生姜六两,一升大概有多少?有些人考证,一升大概相当于56克,如果一两等于15.6克来计算的话,那生姜就是90多克了,所以生姜是除了吴茱萸这味主药之外最重要的一味药。 脾虚——益气聪明汤证 还有就是脾虚。我经常问学生们一个问题,一般来说,我们正常人吃得越多人就越胖,但是糖尿病病人吃得越多,为什么反而越来越瘦呢?是不是很奇怪?说胃强脾弱。那脾弱到什么程度呢?是脾哪里虚呢?是虚在不运化吗?如果说不运化,糖尿病病人血糖这么高,它是怎么来的呢?血糖就是我们的精微物质啊,我们不要把血糖看作我们的敌人,不是敌人,它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只是由于糖尿病病人脾虚以后不能够把这些精微物质通过脾气上归于肺,而通过肺朝百脉布散周身,灌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本来这是正常的一个运化途径,现在因为脾气大衰,清气不升,不能够将这些运化以后的精微物质上归于肺,所以才寄存在血液与肌肤当中。这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一个状态。 如果您觉得这些信息有用,欢迎转发,您的转发将会帮助其他人更健康! 蓝月提示:健康无小事无病别侥幸你为自己健康都做什么了? 一天学一点,疾病离得远! 更多健康内容欢迎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pw/5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供应前胡冷库招租藏红花种球黄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