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祝你喜乐安康
免费腾讯视频平台vip账号 http://www.prcgoogle.com/zonghe/guonei/2021/1008/6132.html 6月3日,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个传承千年的民俗大节,从来都是既丰盛又浪漫的: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蒲,浴兰汤,祭屈原,戴五色线,饮雄黄酒…… 各地的端午习俗虽不尽相同,但那派热闹情状却是一样的。难怪有人说,端午实在是个仪式感满满的节日。 端午,满满的仪式感 01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估计是现在人们喜欢端午节的重要原因。粽子又叫“角黍”、“筒粽”,不同的地区名字不同,样式也是千奇百怪,但是吃粽子的时间千百年来一直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民间都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不过其实早在春秋时期以前就有了关于粽子的记载,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说到粽子,一定少不了“甜咸之争”,你是喜欢蜜枣粽、八宝粽、豆沙粽、红豆粽这些甜粽,还是鲜肉粽、咸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这些咸粽呢?(咸粽的配料还有虾米、香菇、蛋黄、板栗等) 各地的文化习俗不同,粽子的口味和吃法也有区别,不管哪种口味,只要你爱吃,不妨就在端午放“粽”一下吧! 02赛龙舟 龙舟通俗的说就是把船装扮成龙的模样,然后多人集体划桨竞赛的水上体育项目。至于龙舟的起源其实很可能不是源于纪念屈原,因为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慢慢的时间给赛龙舟付予了不同的寓意。如今龙舟比赛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年成为了广州亚运会运动项目之一 03雄黄酒 端午时节及节后,天气炎热,蝇虫滋生,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 古人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能杀百毒,在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特别是会在额头上画个王,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端午节九毒日? 你最近是否有这样的感觉?身体困重、乏力、烦躁、肠胃不舒服、没有食欲、痛经、经期不调!!!如果有,那要当心,你已经进入“五毒月”了!一、五毒月来了! 近来,五毒月的消息开始刷屏,什么是五毒月?五毒月是怎么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毒月,也叫毒五月,意指农历五月,几千年前古人就有了五毒月的观念,为什么要用“毒”来形容它呢? 因为在那时,每到这个月份,毒虫就出来肆虐、瘴气流行、瘟疫爆发、发生意外甚至死亡的人特别多。 久而久之,人们对这个月有了防范,称之为“毒月,提醒后人在这个月提高警惕,保护自身。 五毒月还被成为“郁蒸”,意味环境气压低,湿度大,温度高,就像待在蒸笼里一样难受。 中医认为,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属火,此时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而此时阳气外散,内里虚弱,所以不适合再进行泄耗性的活动:吃冷饮、流大汗、房事...... 再加上端午的时候,雨季渐渐到来,而气温已经有了较大回升,空气潮湿,流通不畅,湿热之邪较盛。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就会出现人体代谢受阻、气血欠畅、浊邪停滞而百病生的窘况。 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空气也变得潮湿,由于有了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各种毒虫、蚊蝇幼卵及微生物等进入大量繁殖期和活跃期,同时人体也极易受到湿热之邪的侵袭而发病。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生活环境简陋,医疗条件落后,农历五月因虫咬、中邪、感染瘟疫、精神烦躁等导致生病、死亡、意外的人陡然增加,正因毒虫肆虐、瘴气流行、瘟疫爆发、邪气伤身等引起古人对这个月的恐惧,故将这个月称之为“毒月”。 因此民间习俗流行在门前插艾条,喝雄黄酒,泡艾草浴以达到端午除邪辟秽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从端午节开始,更有「九毒日」之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更是恶中之恶。 以下是年农历五月的「九毒日」及「天地交泰日」,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 初毒日: 五月初五(阳历6月3日) 五月初六(阳历6月4日) 五月初七(阳历6月5日) 中毒日: 五月十五(阳历6月13日) 五月十六(阳历6月14日) 五月十七(阳历6月15日) 末毒日: 五月廿五(阳历6月23日) 五月廿六(阳历6月24日) 五月廿七(阳历6月25日) 天地交泰日: 五月十四(阳历6月12日) 二、五毒月到底有多毒? 那么,「五毒月」究竟「毒」在哪呢?人们在这个时候为什么会患各类疾病?又该如何应对? 第一毒:水分散失,导致梗塞 解毒之道:常静心,少熬夜 农历五月常常包含夏至。也就是说,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是这个阶段了。高温导致人体水分散失,形成了中医理论中的「津液亏虚」。 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做针对性的预防,就容易使气血运行淤滞。这就是为什么夏天脑梗、心梗多发的原因。尤其是平常有高血脂、高血压的人更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 为了预防发病,人们就要尽量避免人体津液的散失。在农历五月有意识地多喝水,其次,要避免熬夜,早睡早起。 因为熬夜本身就是伤害阴津的行为。在饮食上,尽量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烧烤类的食物。此外,还需保持心态平稳,切忌大喜大悲,焦虑郁闷。否则,气血运行就可能受情志的影响,从而诱发疾病。 第二毒:脾胃虚弱,导致腹泻 解毒之道:吃温热,不碰凉 脾胃虚弱是人们在五毒月里的普遍状态。这是因为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这就造成人体内里的虚寒。 脾胃作为中焦最重要的脏器,受此影响最大。脾胃脆弱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腹泻以及消化不良。以往看似正常的饮食行为,到了这个时候就有可能让人大病一场。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对脾胃多加照顾,其中不吃凉食非常重要。因为脾胃将凉食、冷饮温煦,使之便于消化的过程,就是耗伤阳气的过程。 另外,人们此时三餐要力求规律,防止饥饱不均伤害脾胃的正常功能。而且,农历五月气温较高,食物容易腐败,所以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 第三毒:肠中积热,导致便秘 解毒之道:多吃菜,少吃肉 对于现代人来说,五毒月引发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肠中积热,导致便秘。 曾经有一个患者,每到一年的农历五月就便秘,经常一个礼拜解出大便一次,脸上起疙瘩,口气难闻,而该患者的问题就是肠中积热所致。 现代人喜欢吃烧烤的行为很容易引发此问题。尤其是晚上吃烧烤,让热性的食物在夜间存留于肠道内,人体无力运化,久而久之形成淤热,当人体阴津不足的时候,便秘就会出现。受此影响,人还容易起痤疮、口臭、口干、口苦、失眠。 所以,避免吃太多烧烤和辛辣食物很有必要。为了减少肠中积热,要有意识地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第四毒:纵欲无度,耗伤精元 解毒之道:节欲望,免消耗 夏季对人体的消耗很大。人们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外,要避免对身体额外的消耗。因此,农历五月,尤其是夏至前后节制夫妻生活很有必要。 临床上,有部分心脏机能不好的人,在夏季过夫妻生活的时候出现心血管事件。这就是房事本身让心脏负荷增大,最终难以承受导致的。 因此,古代人主张妻子在农历五月回娘家,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三、五毒月禁忌! 五毒月,很容易导致人生病的因素有2个,一个是饮食,一个是情绪。 饮食——忌油腻生冷 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属火,此时阳气旺盛,向外发散,内里脾胃容易虚寒。 饮食宜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不适合吃太多油腻,以及大鱼大肉的食物,以及生冷。饮食如果做到冷热皆宜,五毒月的风险也就减轻许多。 情绪——忌大喜大悲 农历五月,阴阳争斗剧烈,容易失衡,加上天气燥热,情绪会不稳定。 但越是燥热的时分,越是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大喜大悲、焦虑忧郁,否则气血运行就可能受情致的影响,诱发疾病。 四、五毒月解毒妙招 历代下来,各地区也积累了很多消解「五毒月」养生之法,比如采摘艾叶以辟邪气,佩戴香囊以清污浊等,下面我们来学习下各地区常见的习俗。 1、吃粽子:清热除烦 中医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糯米具有补虚健脾、暖胃的作用。 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 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总的来说,粽子有清热除烦、通利小便、健脾暖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夏食用。但因糯米粘滞,不可食用过多,避免引起消化不良。 2、悬挂艾叶、菖蒲:驱毒除瘟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 艾叶(也叫艾蒿)我们都很熟悉,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是艾灸百病的要药。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还可以安胎。临床上常用来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而且五月艾的药效最佳。 菖蒲为宣窍泄热,健胃行滞要药。可以开心孔通九窍,聪耳明目,祛湿解毒,杀诸虫。可以跟艾叶一同煮水洗澡,芳香辟秽。 把艾叶和菖蒲悬挂在门口、窗口等地方,可以驱毒除瘟、驱蚊虫。 3、雄黄酒:杀虫解毒 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正好可以让害虫闻之食之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由于雄黄能从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擦,以防中毒。 也有很多人在端午节饮雄黄酒,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因此必须谨慎服用,或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服用。 4、喝五加酒:祛湿避邪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补肝肾、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 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5、挂香囊:散风驱寒,芳香辟秽 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丁香等。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窗口、室内或车内。 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当然,更专业的做法是要把这些药材炮制过,进行适合的配伍,这样才更适合每一个人。 6、艾灸 五毒月艾灸,扶正气,防百毒。 艾灸能量强,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可调动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气血充足,正气自会对抗病邪。 “五毒月”虽然病邪横行,但如果抓住时机艾灸,反而可以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体表毛孔打开,通过温灸的方式,赶跑体内储存的病邪,从而振奋全身阳气,排毒驱邪。 最后,是一波软软糯糯的祝福 祝要参加高考、中考的你 一举高“粽” 祝你付出的努力能让你 超群出“粽” 祝你的心仪之人也对你 情有独“粽” 祝你敢做自己,从不害怕 与“粽”不同 祝你在每一个如诗的日子里 “粽”享人生 端午安康,你最“粽”要! -完- 小伙伴们好,先跟大家说句悄悄话。 因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pw/10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鹏说药材年2月18日全国各产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