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扩散 http://www.xinjizx.com/xjsly/5233.html

  十直镇双溪村三组31岁村民许伟华,自年7月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始终用心用力地探索带领村民摆脱贫困,实现致富的路子。经过多方考察论证,他探索出了通过发展香椿和吴茱萸这两个劳动力少、效益好的产业来帮助村民实现增收,并带领他们种植了多亩。

许伟华查看香椿树生长情况

大学毕业回村发展

  年,许伟华从在重庆工商大学学习开始,就不喜欢过城市那种人多车多嘈杂的生活,而是喜欢农村这种安静朴实、生态环保的生活环境,也喜欢农业农村工作。为此,经过两年的社会实践后,就回到村里担任综合服务专干,并于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许伟华说,他大学毕业后在重庆一家餐饮公司上班,不久后就被派去当了店长。当时虽然也在好好上班,待遇还可以,但他始终对城市生活喜欢不起来,就辞职回到了位于十直镇场上的家中。

  由于父亲是做装修的,希望许伟华学习装修以便将来做装修工程或者继续读书考入单位上班,而不是在农村发展。但许伟华把他想在农村发展的想法告诉家人后,大家尊重了他的选择。

  “我们村比较落后,作为一个村干部,我有责任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帮助大家实现增收!”许伟华说,该村有多人,在家有劳动力而年龄在60岁以下的不过30多人,因此,要想发展产业帮助村民增收,就要选择那些需要劳动力少,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才能实现。

  许伟华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香椿和吴茱萸作为村里首先发展的产业。这两种作物种植和采收时需要的劳动量都不大,经济价值也比较高,很适合在该村规模种植。

种植香椿收益较好

  许伟华说,早在年时,他就听朋友说种植香椿效益好。年时,有个熟人告诉他自己种1亩香椿收入了1万多元。年,他得知沿江村的香椿成熟时间普遍比较早,头批每公斤可以卖到60-80元,收益较好。

  认准这个产业后,年,许伟华按照每亩元的价格流转该村一组的荒地40多亩并买回香椿苗子进行栽种。他说,当时为了节省资金,开车走乡串户去寻找苗子。当年,他栽了2万多根苗子才花了3万多元,大部分苗子都是自己去挖或者开务工费请人去挖的。

  “香椿一年上两次肥就行了,采摘只忙两个月,所以劳动强度不大、工作时间也不长!”许伟华说,他上的都是牛粪等农家肥,这有利于疏松土壤,让香椿发更多的芽,从而增加香椿产量。

  为了把这一产业做大,今年,许伟华成立了丰都县卓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给务工人员每天开80元的务工费。目前,许伟华种植的香椿长势良好,大部分已长到近2米高了。今年,最先种植的香椿已初见成效。今年下半年,他将再栽10多亩香椿,明年再种植40多亩。

种植中药材吴茱萸

  吴茱萸别名吴萸、辣子,是常用中药材,市场需求大,价格比较稳定。正因为如此,去年,许伟华成立丰都县华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在该村二组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流转土地80多亩,栽种了吴茱萸多株,成活率在90%以上。

  许伟华说,他准备每年以—亩的速度增加种植面积,计划3年内,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亩。

  “吴茱萸树苗栽植以后,一般2-3年即可挂果,第4年进入盛产期,亩产至少50多公斤,收入1万多元。”许伟华说,目前,他栽种的吴茱萸长势良好,有的已经开始挂果了。

  在管护上,吴茱萸比较省事。许伟华说,种植吴茱萸的收益,村民可以按照入股保底分红型或者入股固定分红型的方式自由选择。入股保底分红型为入股土地占种植纯利润总额15%的股份,第四年起开始分红,每年每亩保底分红元。

  如果当年纯利润15%高于每亩元,则按实际比例分红,如果纯利润总额15%股份分红当年达不到每亩元,则由合作社补足每亩元。入股固定分红型则是村民土地入股期间,合作社每年支付村民固定分红每亩元。

  同时,村民在合作社务工,按照每天80元的标准支付工资。该村一组村民蒋宜兰在合作社务工,一年就实现收入0多元。她说,目前,这个产业才起步,隔几年发展壮大后,必将有效地带动村民实现增收。

记者:郎克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ls/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