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本草麻黄ldquo去节rdqu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86.html 仲景本草:麻黄“去节”浅说 麻黄,入药“去节”始载于东汉张仲景,关于麻黄去节之说,主要有两个问题,其一,麻黄去的什么节?其二,麻黄为啥要去节?麻黄,药用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但该书并没有收录麻黄的使用方法,在之后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中则有相关记载说“用之折除节,节止汗故也。先煮一两沸,去上沫,沫令人烦。其根亦止汗”,陶弘景讲“用之折除节,节止汗故也”,点名了药用麻黄去节的因由,即认为“节止汗”,但是并没有说清是茎节还是根节,不过陶氏又说“其根亦止汗”,这个“亦”字则充分表明前面所讲的“节”并非是根节,既然如此,自然就是茎节了。自陶氏之后,历代本草记载麻黄入药“去节”的不在少数。再如,五代《药性论》,孟贯也说“根、节能止汗”,宋《本草图经》、元《汤液本草》、明《本草纲目》、清《本草备要》等均有记载。因此,可以明确麻黄“去节”为去除的茎节,之所以去除茎节是因为古人发现麻黄茎节与根节一样,具有止汗作用。 仲景药用麻黄“去节”与“不去节”显然有着明显的人为痕迹。现代学者已有研究发现,太阳病篇药用麻黄14首方剂中有13首均注明“去节”,而金匮杂病篇的药用麻黄则多“不去节”,很明显,这种用法并非无意为之,而是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太阳病篇药用麻黄多取其发汗解表之功,金匮杂病篇药用麻黄则多取其平喘利尿之效,因此也就有了“去节”“不去节”的区别。这一用法也恰恰可以说明麻黄去节是去除茎节。试想,金匮杂病篇不注明去节的麻黄难道是含根的麻黄全草吗?肯定是不可能的,《名医别录》就明确记载用麻黄应当“立秋采茎,阴干令青”。此外,现代研究有发现麻黄碱主要存在于茎的髓部,节部生物碱为节间的1/3。赵洪钧老师《中西医结合二十讲》中说:麻黄碱主要靠兴奋交感神经,加速产热过程而起到发汗作用。而且,实验表明,节的毒性最大,特别是小鼠出现惊厥现象。可见去除茎节使用有助于提高麻黄疗效。 古人未曾不孜孜追求利用其他使用方法或者不断改进炮制工艺以趋利避害到达更好发挥药物功效的目的,麻黄也是如此。“去节”之外,尚有陈麻黄之说,《本草经集注》谓:“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良,其余须精新也”。麻黄陈久,生物碱含量降低,可以降低麻黄辛散之性,进而减少麻黄的不良反应。另外,《本草经集注》载药用麻黄“先煮一两沸,去上沫,沫令人烦。”仲景《伤寒论》中含麻黄的方剂多数也要求先煎去沫。金元以来,药用麻黄又有蜜炒、水炒等炮制方式,以图减缓麻黄的峻烈之性。种种历史迹象表明,为了更好的发挥麻黄的药用功能,先贤也未曾不是没有拼搏过。然而时至今日,麻黄实践用之也少,古人的某些讲究也不复存在了,是古今药物之性发生变化了?还是说古人的种种努力到头来是枉然?念及此处,不免心有恐惶了。 植物世界奥妙无穷 药用本草造福健康 VX:beijing (草麻黄) 半夏秋时谢谢鼓励,再接再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ls/4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李可老中医温氏奔豚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