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这是自然界最令人熟悉的东西了。在我们身边,几乎无时无刻没有风。

然而,这风,在中医看来,也会成为一种病邪。如果风太强,或者人自身正气虚弱,风就会作为一种因素,令我们生病。

而且,风为百邪之长。六淫之中,风、寒、署、湿、燥、火,风被列位首位。其他病邪,往往由风邪夹杂,袭入人体。这就是所谓风湿、风寒、风热、风火等病邪的来历。

那么,风邪究竟是什么样子?它致病的时候,所导致的头部疼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其中,以头痛最为明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头被风一吹就痛”,或者外感风寒后头痛不已,即是此例。一句话:头里有风,头痛一生!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越是高处,风越大。同样的,这风邪伤人,也常常以人体的高处作为突破口。这就是我们的头了。当头部因风邪影响而经脉不利,我们就会头痛。风邪束表,正气与其相搏,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恶寒发热。风邪一来,皮毛首当其冲。肺主皮毛,而开窍于鼻,所以我们就会鼻塞。风,来往无常,故而我们还会头晕目眩。更要命的是,如果风邪盘滞头部久久不散,新邪引动伏邪,就会令头痛绵绵不止,时作时休,四季无常,竟成头风顽症。

生活中,有此类苦恼的人很常见。君不见,有太多的病人,就是在酒后,或者沐浴之后,忽受风邪,从此落下了头痛的病根儿。还有一些人平素看似没有大碍,可是到了冬天,只要受一点风寒,就头痛欲裂。此番疾苦,难以言表。

风邪上犯头部,扰了我们的清阳之府,我们肯定会头痛了。

说起头疼,很多人都晓得它是分为好几种的,不同部位代表着不同的问题,但是细说起来就又区别不了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一次说清楚头疼那些事儿!

先说一下两侧头疼。如果是太阳穴疼,就是胆气过旺,或胆气被憋造成的。过旺就在脚上做功夫,比如按揉足临泣等穴位;被憋就舒展两臂和按揉太阳穴。

有人说我是偏头疼怎么办?中医讲“左肝右肺”,左边偏头疼一般为肝血不足,肝血不能上头,人就失眠。妇女月经后期常有此患,可以喝点当归、生姜、大枣水。

还有些人属肝郁气滞。右边偏头痛一般属于肺气不降,肺气不降则夜间多梦。这两种头痛都会影响睡眠。

前额痛属于胃经痛

那么中医在治疗头痛上面,一定先要区分是哪条经脉上的事。大家可以比划一下:把手指比在眉棱骨下方,五指自然张开,这一片的头痛属于胃经痛。胃经起于迎香至交中,然后循头角至额颅,所以额头这一块统统属于胃经。

打一个比方,大家都看过寿星的像吧,寿星额头这儿有一个包,说明他胃气特别足,而胃气特别足的人就长寿!然后你再记一句话:头上无坏骨,脸上无好痣。过去相书上说的,头上不论哪儿有包都是好现象。

就象五百罗汉,罗汉的头上没有一个头是好看的,都七拧八歪的,为什么呢?只要是头上长得七拧八歪,就说明你某一个区域特别特别发达。比如额头特别突出就是胃经特别发达。

如果眉棱骨疼或前额痛,那就跟胃经疼有关,这种疼痛经常伴随恶心。怎么治呢?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你找不到好医生,而又想把这个毛病马上解决掉,你可以用一根小羽毛探一下喉头,然后马上呕吐就好了。

因为胃气被憋或胃寒,它降不下,也上不来,就让人很难受,你把它吐出去,再喝点温水,人也能马上变得清爽,这就是胃经头痛的问题。

后脑勺疼是膀胱经的事

先前谈到两边头痛和偏头痛,这属于胆经、肝经和肺经的事。左边偏头疼,一定是肝血虚,右边偏头疼是属于肺气不降,一般得这病的人都是要强的人,求完美的人。那人怎么才好呢?把焦虑的心情放下,不可以被憋,所以还是气机的问题。

头痛还有后脑勺疼,后脑勺整个走的是什么经呢?就是膀胱经。只要后脑勺疼痛,就叫做阳虚,就是阳气虚弱造成的。后脑勺疼痛经常还会有一个什么现象呢?就是会有记忆力衰退的表现。很多人现在慢慢慢慢地阳气不足了,记忆力衰退,老忘事,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巅顶痛跟纵欲有关

巅顶痛,就是脑瓜顶痛,属于肝经。巅顶疼痛应该是头痛里面最难治的一种,因为它已经不是阳虚的问题,是阴阳俱虚的问题,巅顶痛跟年轻的时候纵欲过度有关。

巅顶疼痛是很麻烦的一件事,经常会造成眼睛的疼痛、干涩,因为肝开窍于目,跟肝经有关。这样你就能知道你的很多问题从哪儿来,所以这也是中医与西医的不同。

头痛辨治的经方思路

太阳病头痛,属于表证、热证,若表虚者,必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用桂枝汤,后头痛,项背强几,用桂枝加葛根汤;若表实者,必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用麻黄汤、大青龙汤,后头痛用葛根汤。

太阳病头痛,属于表证、热证、实证,以头痛、怕冷、发热、身热、无汗、脉浮紧、烦躁为主要特征,在重感冒、流感患者中非常普遍。患者除了头痛剧烈之外,发热经常达到39℃以上。但只要属于初起,身上热,不出汗,摸上去干干的,或者出汗不多,脉浮数、浮紧、滑数,没有剧烈咽喉疼痛,都可以用此方。兼有身体肌肉酸痛者,可加苍术10克。此方我在临床用得很多,方中麻黄必须用到18克,三岁的小孩,可用12克,只要煎煮得法,不但没有副作用,而且往往一剂未尽,就热退身凉,患者常常视为奇迹。本方煎煮法,一概遵照《伤寒论》大青龙汤方后的介绍,不可违背,否则无效。几年前,尹周安医生告诉我,他经常遇到白血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时,高烧、头痛、怕冷,无汗,感到棘手。我回答何不用大青龙汤?当时他用了没有效。后来他又请教方志山医生,方医生指出:无效的原因在于没有遵守张仲景的煎服法,改正之后,疗效即非常显著。此事反馈到我这里,对我的教训深刻,深感学用经方,一定要丝丝入扣,不可马虎大意。

太阳病头痛,即使不发热,只要怕冷,身热,不出汗,脉浮紧,烦躁或紧张,仍然可以用大青龙汤。胡希恕、刘渡舟先生的医案中都有类似治疗病例。

少阴病头痛,属于表证、寒证,若表虚者,恶风寒,脉缓弱,用桂枝加附子汤;四肢厥冷,因为血行不畅,阳气不能通达者,用当归四逆汤;若表实者,恶风寒、反发热、脉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少阴病,属于表证、寒证、实证。患者对于寒冷特别敏感,遇天气寒冷即发,接触冷物亦发,脉沉细,苔薄白,面色晦暗,一派少阴寒实之证,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此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临床对此早有报道。由于疼痛异常,除了合用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之外,尚加蜈蚣、全蝎、僵蚕、白附子,即合用止痉散、牵正散,借助虫类搜剔之品,加强止痛效果。一诊获效后,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二诊再加乳香、没药活血止痛,黄芪、防风固卫祛风,做成药丸长期服用。

阳明病头痛,属于里证、热证,若阳明腑实,则口渴,大便秘结,脉沉实,用承气汤;若阳明经证,则汗多,口大渴,用白虎汤;若后头痛,用葛根芩连汤;若阴虚有热,则心烦不眠,用酸枣仁汤。

阳明病头痛,属于里证、热证、虚证。《金匮要略》原文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由于长期睡眠不好,往往精力不支,面容憔悴,头痛头晕,烦躁易怒,故《金匮要略》归结为“虚劳”章中。凡见到头痛与失眠同时存在,而又脉偏沉细数,大便偏干,舌象偏红的,属于“虚烦不得眠”,不宜用苦寒清热,介类潜阳之品,当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疏肝解郁,此方切中肯綮。原文虽然无一字提及头痛,但川芎一味,明显为头痛所设,而失眠与头痛的内在关系,也一目了然。以我的经验,川芎可以重用至30克,茯苓可以改为茯神,再配香附子,后世名“交感丸”,安神效果更好,加生地,配合原方中的知母,增强滋阴的作用,白蒺藜、首乌藤、丹参、合欢皮,均属轻灵镇静安神之品,对于治疗头痛、失眠两者均有效果,白蒺藜、合欢皮、香附子又有疏肝解郁的作用,与本方搭配非常得当。

太阴病头痛,属于里证、寒证,若干呕、吐涎沫者,用吴茱萸汤,若有痛经,用温经汤;四肢厥逆,用四逆汤。

太阴病头痛,属于里证、寒证、虚证。患者头痛、吐涎沫,舌淡,脉弦细,本来属于吴茱萸汤证。《伤寒论》条云:“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方中有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四味药,可温胃益气、散寒止呕、止痛。如果病情单纯,此方原可胜任。然而患者病程长达20余年,屡次发作,头热、肢冷,面色晄白,舌质偏暗,又有脑梗旧病史,说明其血行不畅,阳气不能通达全身,证候非常明显,病久已入血络。故用温经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这两首方,本是妇科名方。后者长于活血化瘀,用于治疗因血行不畅而导致的子宫肌瘤,前者长于温经散寒,养血益气,用于治疗气虚血亏、血瘀有寒的各种妇科病。只要病机相同,即使是妇科方,也可以用治男子,这毋庸置疑,因为中医是辨证为主,辨病为次的。温经汤中本来包含有吴茱萸汤的吴茱萸、生姜、人参三味药在内,再去阿胶的滋腻,加细辛、蔓荆子,专治头痛,加黄芪补气以助血行,全方综合发挥养血益气、活血化瘀、温寒止痛的作用,因此仅服七剂,头痛不再发作。

少阳病头痛,一般偏于头部两侧,属于半表半里证,可用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偏实热者,用大柴胡汤;偏虚寒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少阳、太阳病头痛。从发作时忽冷忽热,恶心欲呕,痛在两侧来看,属于少阳病证候,从后头痛和按之则舒,以及脉舌来看,兼见太阳病桂枝加葛根汤证,故将两方合用,再加川芎活血止痛、天麻祛风定晕,一诊即获效。但病程近10年,“久病入络”,故二诊加虫类药搜剔顽邪,防止复发。。

厥阴病头痛,呈寒热错杂,或上热下寒,可用乌梅丸、半夏泻心汤等。外治法则有头风摩散,用之治疗阵发性头痛。

疼痛属于虚证者,一般是隐隐而痛;属于实证者,一般是胀痛、剧痛;属于痰湿者,一般是晕痛、昏痛;属于血瘀者,一般是刺痛。这个规律也基本适合于其他疼痛症。

疼的撞墙,偏头痛怎么办

疼的撞墙,偏头痛怎么办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精细诊疗优惠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ls/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