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贴四宜四不宜,煮对小朋友的中药
四宜四不宜,煮对小朋友的中药 -8-6老人报10版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黎世明 记者:蔡卫杨通讯员:张莹、欧阳学认 很多人喜欢煲中药治病调理身体,有些家长也担心西药对小孩存在一些副作用,也会给家里的小朋友煲些中药喝。不过,小孩的体质始终与大人存在较大差别,煲中药的方法也要区别对待。 根据小孩的体质及喂药特点,广州中医院儿科黎世明教授在小孩选药及煎服方法上,主张“四宜四不宜”。 选药 药味宜淡不宜苦众所周知,有些小孩喝中药时会有抗拒,甚至发生呕吐。黎世明表示,大苦、大辛的中药原则上能免则免,尽量少选用大苦的黄连、黄芩以及辛辣的干姜、吴茱萸,以免强行喂药而引起呕吐。用药尽量选性味平淡者,可酌情加小量罗汉果或者甜叶菊在中药里面调和味道。 药性宜缓不宜峻小儿形体稚嫩,对于轻证,避免使用大寒大热的药,以免矫枉过正。用量可轻则轻,药峻量重者,往往中病即止,不可滥用。 煲药喝药 煎取药汁宜少不宜多一般婴幼儿以一碗半或两碗水煎取至小半碗或半碗即可,若能服完,尚可再煎。 饮药次数宜多不宜少少量多次频饮的药效比较均匀,可避免一次性大量喂服导致呕吐。 那么,该如何做才能做到以上的两点呢? 黎世明介绍,细化来说,小朋友的中药药量不需多,建议用一碗半或两碗水浸过药面,浸泡约15~20分钟后,不需要清洗中药,在大火煮开之后,调小火煎煮15分钟左右,调补的药物可煎20~30分钟。倒出药液之后,再加入一碗多水后,煎煮时间同前,再倒出第二次煎煮的药液,与第一次的药液混合,放置在保温瓶内,分开三次少量温服,容易呕吐者分5~6次喂服亦可。 “如此,每次吃药药量不多,小朋友接受度高,药效均衡,事半功倍。此外,喂药时间以半饥半饱时为佳,不要在进食1小时内喂药,以免引起呕吐,影响药物的吸收。”黎世明说。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ls/2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肿瘤病人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为什么化疗
- 下一篇文章: 儿童发热十问,林创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