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又名吴萸,茶辣,臭辣子,吴椒,臭泡子。

性质温热,可以散表寒,和中祛里寒,壮益阳气,祛阴邪。

味辛、苦,辛能发汗散邪气,活血止痛;苦能降逆顺气,除湿气。

吴茱萸具体治疗作用:

风寒疼痛:用于风寒引起的前额头痛,风寒感冒引起的全身酸痛。

内脏疼痛:用于寒气引起的腹痛,寒性疝气,受凉痛经,食冷性食物胃痛。

止嗝止呕:用于胃病引起的反胃,打嗝,呕吐、吞酸。

除湿:可以治疗寒湿脚气,把吴茱萸煎汤泡脚;风湿疼痛,煎汤服用。

杀寄生虫:可以治疗蛲虫病。

用法用量:1.5~4.5克煎汤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体虚有手足心发热,长期内火重者,即是阴虚火旺者忌服。

现代药理研究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吴茱萸有明显的抗胃溃疡、止吐、止泻作用,有较强的抗胃粘膜急性损伤的作用,并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2、对心血管的作用:吴茱萸有升高血压、强心的作用,并有抗血栓的作用。

3、对微生物的作用:吴茱萸有较广的抗菌、杀虫作用。

4、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吴茱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镇痛方面。

5、对子宫的作用:吴茱萸对子宫平滑肌能产生收缩作用。

中医典籍记载

《本草纲目》: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其所治之症,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药性赋》:味苦、辛,气热,有小毒。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四:咽嗌气噎塞而不通,胸中冷气闭塞而不利,脾胃停冷腹痛而不任,心气刺痛成阵而不止。

经典食疗偏方

牙痛:上牙疼痛,用酒煎后含漱,立刻止痛。

风疹:风疹瘙痒疼痛,用吴茱萸煎汤外洗。

面瘫:中风面瘫,说话困难,用吴茱萸煎汤,服用半碗,每天两次,出汗就能痊愈。

阳痿:阳痿不能勃起,嚼吴茱萸几粒,吞下唾液,并用唾液涂其上,立刻能勃起。重振男人雄风。

鱼刺梗喉:把吴茱萸捣烂,涂在刺上,鱼刺立即能出来。

打嗝不止:用吴茱萸与生姜汁一起食用,效果明显。

皮肤病:研末醋调成软膏涂治湿疹,黄水疮,神经性皮炎。

吴茱萸养生粥

作用:温中散寒,和气降逆。

功能:寒性腹痛,胃痛、痛经、疝气,腹胀,两侧胸胁疼痛。

材料:吴茱萸15克,热水浸泡后炒干,捣成末;葱15克,豆豉15克,粳米克。

做法:先把粳米煮熟成粥,再下葱、豆豉煮熟,每次以吴茱萸末与粥搅匀,空腹食用。

吴茱萸止痛作用强大,止呕功能与生姜相似,食用得法,可疗痛经,治疗阳痿不举。

赞赏

长按







































白殿风方法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ls/1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