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涨落药材盘点及下半年行情
年惊心动魄的上半年已经走完,在这半年中看到了太多的急遽反转,应该是有生以来最难忘最焦虑,最跌宕起伏的半年。 在这半年看到了世界经济的突然崩溃,先后见证了年西班牙大流感,年的大萧条,年的金融危机。人类年的风云变幻,就这样浓缩在了年上半年。 年上半年的药市也是有风有雨也有晴,年初新冠病毒疫情使得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广藿香,贯众等药材一夜火爆。 金银花从元飙升至元,青翘从42元高升至60元,板蓝根从15元上涨至25元,藿香从10元涨至20元,贯众从10元涨至22元。疫情品种除外,多数药材在生产过剩压力下,很不情愿地向低价走去,也有不少药材因有利好而涨势汹汹,如:白豆蔻从年初的元涨至元左右;莲须从60元涨至元;羌活从元涨至元。 其实,年上半年涨价的药材不少,以下是涨幅较明显的品种涨价前后对比: 黄芩从22元涨至28元; 天龙(进口)涨至元; 莲须65元涨至元; 黄花败将9元涨至15元; 大枫子15元涨至25元, 白头翁45元涨至70元; 白豆蔻元涨至元; 羌活元涨至元; 半边莲(湖南)18元涨至26元; 蟾皮70元涨至元; 天龙(国产)元涨至1元; 海螵蛸(大)40元涨至55元; 沙菀子23元涨至30元; 升麻45元涨至58元; 蛇床子11元涨至14元; 柴胡(黑,内蒙产)80元涨至元; 牛黄(天然胆黄)40万涨至50万元; 甘遂45元涨至55元; 徐长卿(根)27元涨至33元; 金樱子18元涨至22元; 黑胡椒从14元涨至17元; 玫瑰花(甘肃产,炕货)50元涨至60元; 白花蛇(金钱)75元/条涨至90元; 全蝎(清水)0元涨至0元; 乌梢蛇元涨至元; 薄荷脑(白猫)元涨至元; 龙齿元(白)涨至元; 独活26元(湖北)涨至30元; 天竺黄(天然)元涨至元; 苦丁香元涨至元; 龙胆草(散)70元涨至80元; 桃花(家种)70元涨至80元; 八角茴香(水烫果)53元涨至60元; 大将军(清水)元涨至元; 西洋参(进口短支)元涨至元; 地骨皮45元涨至50元; 酸枣仁(95货)元涨至元 ;地龙(全开)元涨至元; 虻虫(大)元涨至元; 蜥蜴(小)0元涨至0元; 红花(新疆)元涨至元; 天山雪莲元涨至元; 川牛膝35元涨至40元; 水蛭1元涨至1元。 年上半年跌价的药材也不少,以下是跌价品种前后对比: 蒲公英(家)8元跌至2.5元; 桑葚(安徽产黑)15元落至7元; 吴茱萸(中花)元跌至55元; 月季花(小)55元跌至30元; 山银花(湖南产,统)元落至元; 过路黄10元跌至6元; 苦豆子15元跌至9元; 桂圆肉(小)20元跌至12元; 玫瑰茄48元跌至30元; 接骨木8元跌至5元; 蜈蚣(10公分)1元/条跌至0.65元; 南瓜子20元跌至13元; 伊贝母(野生)元跌至元; 苦地丁9元跌至6元; 桂皮(筒)21元跌至15元; 红参(64支无糖)元跌至元; 柠檬(茶用)25元跌至18元; 枳苴子25元跌至18元; 花椒(四川,青)55元跌至40元; 僵蚕(广西产)元跌至元; 玉米须8元跌至6元; 藁本(家)40元跌至30元; 麦冬(无硫,四川)60元跌至45元; 降香元跌至元; 蔓荆子60元跌至45元; 平贝母(无硫)元跌至95元; 柿霜元跌至80元; 干姜(片)26元跌至20元; 鱼腥草(野生)13元跌至10元; 夏天无78元跌至60元; 紫苏叶13元跌至10元; 草豆蔻35元跌至27元; 朱砂(水飞)元跌至元; 猫爪草(家种小)55元跌至43元; 红娘虫0元跌至元; 蜈蚣爪元跌至元; 闹羊花元跌至元; 郁金19元跌至15元; 浙贝母(无硫片)48元跌至38元; 天仙子(南)25元跌至20元; 百合(优质)元跌至80元; 代代花元跌至80元; 天冬(小)55元跌至44元; 蜈蚣皮0元跌至0元; 地肤子10元跌至8元; 木槿花68元跌至55元; 孜然(进口)21元跌至17元; 太子参(贵州产小中统)53元跌至43元; 狗脊(厚)16元跌至13元; 知母(河北产)27元跌至22元; 栀子(福建)11元跌至9元; 益智仁26元跌至21.5元; 锁阳52元跌至43元; 胖大海(圆果)70元跌至58元; 樟脑70元跌至58元; 猪苓(陕西产,大)60元跌至50元; 何首乌(家种)15元跌至12.5元; 西红花(进口)0元跌至元; 山药(毛条)13元跌至11元; 绿梅花元跌至元; 天葵子80元跌至68元; 辰砂元跌至元; 紫霄花元跌至元; 毛慈姑0元跌至1元; 苍术(光)元跌至元; 菟丝子(宁夏水洗)23元跌至20元; 贡菊花元跌至元; 石斛(铁皮)元跌至元; 灵芝(草)34元跌至30元; 秦艽(云南)90元跌至65元; 白胡椒36元跌至32元; 天麻(一级)元跌至元; 川芎(炕)18元跌至16元; 郁李仁90元跌至80元; 北沙参28元跌至25元; 龟甲元跌至元; 合欢花(米)元跌至元; 雷丸元跌至元; 珍珠元跌至元; 龙齿(青)元跌至元; 薤白30元跌至27元; 桑螵蛸(生大绵)元跌至元; 野菊花35元跌至32元; 砂仁(壳)元跌至元; 紫河车1元跌至0元; 九香虫元跌至元; 金果榄元跌至元; 鹿茸(二杠)0元跌至0元; 山茱萸(河南产统)42元跌至40元; 石菖蒲55元跌至53元。 年魔幻元年,终于熬过了上半场,进入了下半场。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下半年,有几件必须面对的大事。 大事一,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来。 大事二,年冬季和年春季仍是流感高发期,新冠病毒疫情打起了“持久战”,清热解毒类药材仍会因流感带动新的需求,其行情也会闻风而动,有望再次迎来涨价的机会。 大事三,年夏季南方多省的洪涝灾害和北方个别地区干旱天气,将影响到其地生长的药材产量,可能会触动少数受灾减产药材涨价的按钮。 大事四,年新版{{中国药典}}正式颁布实施,原料药材,中药饮片将面临重新洗牌,更多的药材因质量问题销售陷入困境,药商和药企的日子更加难过。 年,百年一遇的疫情冲击,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大家的财富普遍缩水。年下半年药市仍将面临生产过剩的压力,一些药材产新后价格触底的几率很大,这将使得低迷的药市雪上加霜。啥也别说了,年平安健康就算成功。熬过年寒冷的冬季,春暖花开的日子就不远了。 (文章来源:药通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ls/10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2020127产地中药材价格山银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