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痤疮治疗 http://m.39.net/pf/a_9125684.html

中医书友会第期

天天一期,随同中医人生长

做家/班秀文

编纂/王超⊙校阅/居业

I导读:班老以下几个医案,除了着末一个外,谈的都是妇科临床的罕见症,辨证及用方都很值得鉴戒。着末一案又尤为意思,假使是你,你会怎样办呢?

经方在妇科病的临床应用

经方,普遍是指《伤寒杂病论》的方子而言。我在持久的临床理论中,遵循病情的需求,既历时方,也用经方。如今讲解临床应用经方诊疗的一些案例。

一、经行伤风

黄某,女,35岁,工人。一年来经行周期根本寻常,色量普遍,但每逢经行之时则伤风,现经行第一天,头晕痛,鼻塞,泛恶欲呕,肢节腰脊酸疼,舌苔薄白,舌质淡润,脉沉不浮。证属经行正虚,“营弱卫强”,腠理不密,外邪得攻其不备。脉之因而不浮,是贫血不充形,故用桂枝汤加味治之。

归身12克,川芎5克,桂枝5克,白芍5克,生姜5克,炙甘草5克,大枣5克。

逐日水煎服1剂,连服3剂。防病重于治病,嘱经前一周病未发之时连服3剂,坚决半年,病不再发。

按:桂枝汤本为太阳中风表虚证而设,本例取其辛甘和阴,融合营卫,解肌发汗而收功。妇女以血为主,治经不离血,故特加当归以补血活血,川芎直入冲脉血海,通畅高低,增进血脉疏通,桂枝得之,其效力彰。

二、经行浮肿

韦某,女,40岁,家庭妇女。经行错后,量少色淡而质稀已3年,每逢月信将行或月信中期,眼睑及下肢微肿,时呕恶吐涎,大便溏薄,逐日2~3次,脉虚细,苔薄白、舌质淡。证属脾肾阳虚,水饮内停,月信将行之时,相火内动,肝木横逆脾土,水饮溢于肌表苗窍,宜温阳补虚,化饮止呕。

党参20克,吴萸3克,制附子9克(先煎),炒白术12克,归身12克,川芎5克,炙甘草5克,白芍9克,大枣10克,生姜6克。

天天水煎服1剂,连服3剂。并嘱今后每月于经将行时连服3~6剂。

按:本例为脾肾阳虚,气血不够,水饮不化之变,故仿温中补虚之人参汤,温中降逆之吴茱萸汤和补血之四物汤化裁而成,取其既能温中健脾,降逆化饮,又收到养血扶正之功。

三、阳虚带下

杨某,女,48岁,售货员。五年来经行前后未必,量少而色淡,通常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水,量多时必需用卫生纸带。伴腰酸胀坠,腿膝困软,尿多,便溏,脉沉细迟,苔薄白,舌质淡嫩。证属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用温肾扶阳,固涩止带之法。

制附子12克(先煎),茯苓15克,白术12克,白芍10克,党参15克,益智仁10克,台乌药9克,淮山药15克,桑螵蛸5克。

天天水煎服1剂,连服6剂。

按:少阴病有热化、寒化之分,本例乃一派脾肾阳虚之证,故宗“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庸,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之旨,取附子汤温肾健脾。肾主水,脾主湿,湿水并治,复加缩泉丸,桑螵蛸之温涩,故其效可期,带下能止。

四、怀孕吐逆

赵某,女,28岁,护士。怀孕两个月余,恶闻食臭,每食进口则吐,胸闷心烦,时吐痰涎,色白质稀。脉细缓,苔薄白,舌质淡。证属胎气上逆,胃失和降,拟用桂枝汤融合阴阳,降其逆气。

桂枝5克,白芍5克,生姜10克,炙甘草5克,大枣10克。

天天水煎服1剂,连服3剂。旋后以灶心土煎水当茶而稳固疗效。

按:《金匮要略》谓:“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呕),不能食,无寒热,名怀孕,桂枝汤主之。”本例所见脉证,乃属胃气亏弱,胎气上逆,不能和降而致使的吐逆,故取桂枝汤之辛甘以和阴化气而调营卫,降逆化饮,胃气得降,则吐逆自止。

五、产后肢节酸疼

韦某,女,39岁。技艺员。婚后十五年,曾前后五次打胎半产,第六胎足月安产已月余。现见头晕、目炫、耳鸣、关节酸疼、指节麻感、黄昏加重,气短懒言,精力不振。饮食、二便尚可,脉虚细,苔薄白,舌质淡嫩。证属气血两虚,筋脉失养。治宜养血通阳为法。

当归15克,炙北芪20克,桂枝9克,白芍5克,北细辛5克(后下),通草5克,炙甘草5克,大枣10克。

逐日水煎服1剂,连服3剂。

按:《伤寒论》有“兄弟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本例屡屡打胎半产,且值新产今后,其气贫血虚可知,故以当归、黄芪益气补血,通畅血中之滞,桂枝去生姜之辛散而加细辛,取其功擅通血脉而和营卫。营卫融合,气血通顺,筋脉得养,则痛苦麻木之感便可消逝或加重。

六、贫血阴吹

韦某,女,34岁,教练。屡屡人为引产,大产二胎。现头晕耳鸣,肢体困乏,腿膝乏力,口干不欲饮,经行错后,量少,色淡,大便干结,3~5日一解,小便寻常。常常前阴出气有声,如放屁样,无臭味,逐日发生次数不等,多则10余次,少则3~5次。脉细弱,唇舌淡白。证属贫血风动,以养血柔肝,缓急和中为治。

归身15克,白芍30克,首乌15克,生甘草15克。

天天水煎服1剂,连服3剂。

按:阴吹一症,《金匮要略》有“膏发煎导之”为治之法。本例为多胎今后,津贫血虚,风木失养,肝主风而头绪阴器,贫血而风动,故前阴簌簌有声如矢气;贫血则失于润养,故大便干结,头晕耳鸣,诸证丛生。仿《伤寒论》酸甘化阴之芍药甘草汤,养其肝阳缓其肝气,复加归身、首乌强化养血滋阴之功。阴血复原,肝木得养,疏泄性能寻常,则阴吹自停。

I版权阐明:本文摘自《今世医家论经方》,由华夏中医药出书社受权中医书友会公布。尊敬学识与做事,转载请保存版权讯息。本平台所公布实质的版权属于关系权力人一切,如存在不妥哄骗的境况,请随时与咱们干系洽商。

I投稿:tg

linglanshuyuan.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ls/1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