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科普中药味之二十六吴茱萸
学中医技能,考高级健康管理师,咨询辛杏林学院灵芝老师 学中医从中药开始,中药味,每天学一点,今天第二十六味:吴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之一,朴素自然的文笔极其生动的勾勒出了身在异乡的思乡之情。一般文学作品中要凸显孤寂,就要写在热闹的节日里独身一人然后反衬出来。 这首描写重阳节的诗中,提到的自然就是“登高”与“插茱萸”了。诗里提到的“茱萸”指的便是吴茱萸,其枝叶能除泻痢、杀害虫。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及毛脉吴茱萸将近成熟的果实。 1、采集后,除去杂质、果柄、枝梗,即为吴茱萸。 2、取净甘草片置锅内,加水(1:5)煎煮两次,去渣,趁热加入吴茱萸拌匀,稍润,候吸尽汁液,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即为制吴茱萸。 3、取净吴茱萸于容器内加入盐水拌匀稍润至尽,用文火炒至裂开,稍鼓起时取出放凉,即为盐炒吴茱萸。 4、取净黄连片或碎块,置锅内,加入适量水煎汤,捞出黄连渣,投入净吴茱萸,闷润至黄连水吸尽时,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晒干,即为黄连制吴茱萸。 甘草水制以降低其毒性和燥性;盐水炒,引药下行,治疝气;黄连水炒,用于止呕。 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归肝经、脾经、胃经、肾经。 1、散寒止痛 温中、温经,用于经脉受寒的头痛、腹痛、痛经,温肝经经脉;温中凡胃寒或脾胃有寒的均可广泛使用。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经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的要药。 2、止呕 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功用于胃寒呕吐证。治中焦虚寒的脘腹冷痛,呕吐泛酸;外寒内侵、胃失和降的呕吐;胃热呕吐或肝郁化火而引起的呕吐。 3、温脾利湿 味辛能散,味苦能燥,性温能祛寒,故可用于因寒、温所致各种病症。 不宜多服久服,无寒湿滞气及阴虚火旺者忌服。阴虚火旺者禁忌 将吴茱萸捣碎,过筛,取细末加适量好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于两足心,24小时后取下。 用量:1岁以下用2.5~10克,1~5岁用10~15克,6~15岁用15~20克,15岁以上用20~20克。 效果:治疗小儿口疮,复发性口疮 辛杏林学院致力于中医职业技能教育已十数年,由,学院旗下品牌: 1、公益宣讲课品牌“杏林大讲堂”专注于中医公益课 2、系统中医临床职业技能教育品牌“杏林医派”,由广州杏林中医职业学校、桂林岐黄中医职业培训学校进行系统中医临床职业技能培训。多年来培养了来自全国各地数万杏林学子,海外已有23个国家外籍学员在我校完成中医职业技能培训,把国粹中医推广至海外。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布局,从单一的中医职业技能教育,发展为中医药管理服务型学院,得到国医大师、等全面支持,目前学院与相关企业形成的产业有:医院科室运营业务、健康产业投资、健康企业管理及技术培训、人力资源输出及产品开发,校企合作,校企学徒制企业职业技术提升等政策落实项目。 学院与中医药类各权威机构形成了全面合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推广基地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医养照护师实训基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推广中心、 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中医临床培训基地、 职业中医药人才规范化培训中心。 辛杏林学院教学体系首创“阴阳结合”中医思维体系:各技能培训以中医思维为核心主线,以中医辩证为引导为学员培养中医思维结合手把手教学练习的规范手法,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新分类别的解析,让学员能够更快速的精准掌握中医核心思路和技能。 辛杏林学院课程设置以核心基础课程结合提升课程为杏林学子提供职业成长型课程,让学员在职业路线上永不止步,登高而望远。 核心课程: 、、、 进阶课程: 、、 巅峰课程: 、、、 从短期到长期,从单项入门到职业成长规划,从中医高级康复理疗师到健康管理师,从确有专长人员到助理医师、全科医师等职业路线规划辅助实现。全面解决中医技能提升和中医职业资格落实。 教学特色:学院以技能实操教学为核心,在技能实操中理解理论和知识点,辩证思路,对学员进行免费复训的政策,以保障每个学员都能充分掌握技能,通过手法考核后,统一由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在充分安全保障的氛围中进行实际治疗,让学员充分完成从知道到做到。通过学校校企合作战略伙伴,推荐学员至对应门诊进行工作,让学员们在优质的环境中精通技能,成为技能和收入都优秀的中医人。 广州杏林中医职业培训学校位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旁。 桂林岐黄中医培训学校位于,医院,学校,宿舍,食堂兼备的全面型临床教学学校。 学习中医,培训报考高级健康管理师,联系辛杏林学院灵芝老师: 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sltx/5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头痛经验方三合头痛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