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一个故事
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辛弃疾《满庭芳》 一听说中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听起来烦!看起来丑!熬出来黑!喝起来苦!今天要为中药正名,因为很多中药其实长得美美哒,而中药的名称也是五彩缤纷好听的很,比如:红花,青皮,赤芍、白芍、黄芩、绿萼梅、青皮、蓝花草、紫草、白及、红景天、粉防己、金樱子、银柴胡、桔红、乌头、绛矾、墨旱莲等等,关于中药名称的由来,也有许多有趣的传说~ 今天,就从紫苏、吴茱萸和三七讲起~ 紫苏 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 九月九日重阳节,一群富家子弟在酒店里比赛吃螃蟹。一只只大螃蟹又多油又黄,他们越吃越香。吃空的蟹壳竟在桌上堆成了一座小塔。华佗带着徒弟,也到这儿来饮酒。他看到那伙少年象疯了似地比赛吃蟹,便好心地劝说道:“螃蟹性寒,不可多吃。年轻人,你们比赛吃螃蟹可没有好处。” 少年们很不高兴:“我们吃的是自己花钱买的东西,谁听你的管教!” 华佗说:“吃多了准会闹肚子,那时侯可有生命危险啊!” “去去去,别在这儿吓唬人!我们就是吃死了,又关你屁事!” 这些醉醺醺的少年根本不听劝告,继续大吃大喝。有的还嚷道:“螃蟹是美味,谁听说过能吃死人?咱们放开肚子吃咱们的,馋死那个老头子!” 华佗看他们闹得实在不象话,就对酒店老板说:“不能再卖给他们啦,会闹出人命的。”酒店老板正打算从那伙少年身上多赚些钱哩,哪里听得进华佗的话?他把脸一板,说:“就是出了事也不关你呀。你先生少管闲事,别搅了我的生意!”华佗叹息一声,只好坐下吃自己的酒。 等到半夜,那伙少年突然大喊肚子疼,有的疼得直冒汗,有的翻倒在桌下打滚儿。酒店老板吓呆了,急忙问:“你们是怎么啦?” “疼坏了,快帮我们请个医生来吧!” “这半夜三更的,让我上哪儿请医生去?” “求求老板行个好,医生再不来,我们的命就难保啦!” 这时,华佗走过来说:“我就是医生。” “呀!”少年们大惊失色:这不是那位不让多吃螃蟹的老头儿么?他们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了,一个个捧着肚皮,哀求道:“先生,请你给治治吧!” “你们刚才不是说不让我管吗?”华佗说。 “大人不记小人过。求先生发发善心,救救我们。您要多少钱都好说。” “我不要钱。” “那您想要别的也行。” “我要你们答应一件事!” “别说一件,一千件、一万件也行。您快说什么事吧?” “今后,你们得听从老人的劝告,再不准胡闹!” “一定,一定。您快救命!” 华佗让他们等着,自己带着徒弟到了荒郊野外,采了些紫草的茎叶回来,煎汤给少年们喝下。过了会儿,他们的肚子都不痛了。华佗问:“喝了这药,觉得怎么样?” “舒服多了。” 华佗心想:这种药草还没名字,病人吃了它确实会感到舒服。今后就叫它“紫舒”吧! 少年们千恩万谢,告别华佗,回家了。华佗又对酒店老板说:“好险啊,你以后千万不能光顾赚钱,不管人家性命啊!”酒店老板连连点头。 华佗离开酒店,徒弟问道:“这紫草叶子解蟹毒,出在什么书上?”华佗告诉徒弟说书上并没有,这是他从动物那儿学来的。 原来有一年夏天,华佗在江南的一条河边上采药。他看见一只水獭逮住一条大鱼。水獭吞吃了很长时间,把肚皮撑得象鼓一样。它一会儿水里,一会儿岸上;一会儿躺下不动,一会儿来回折腾。看来,这水獭难受极了。可是后来,它爬到岸边一片紫草旁边,吃了些草叶,又躺下会儿竟没事了。华佗心想,鱼类属凉性,紫草属温性,紫草准可以解鱼毒。从此,他便记在了心上。 后来,华佗还把紫草的茎叶制成完和散。他又发现这种草药还具有表散的功能,可以益脾、利肺、理气、宽中、止咳、化痰,能治很多病症。 本来,因为这种药草是紫色的,吃到腹中很舒服,所以,华佗给它取名叫“紫舒”,由于音近,后世将其称作紫苏。 吴茱萸 辛,苦,大热,有小毒。归归肝、脾、胃、肾经。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 据说,“吴茱萸”在春秋时候原名“吴萸”。它产在吴国,是一味止痛良药。 当时,吴国和邻近的楚国相比,还算小国,小国就得向大国进贡。这一年,吴国的贡品之中就有吴萸。谁想楚王一见,竟大发雷霆:“小小的吴国,胆敢把以国命名的东西当贡品,这不是看不起堂堂的楚国吗?拿回去,不收!” 吴国的使者愣住了。这时,有位姓朱的楚国大夫,急忙对楚王说:“吴萸能治胃寒腹疼,还能止吐止泄。吴王听说大王有腹痛的老病,才选来进贡的。如果拒绝接受,那不就伤了两国的和气吗?” “胡说,”楚王喝道,“我用不着什么‘吴萸’!我们的国家也不需要!” 吴国的使臣又羞又气,退出王宫。朱大夫追出来说:“请你不要生气。就把吴萸留给我吧。楚王早晚会用上它的。”吴使就把吴萸给了朱大夫。朱大夫拿到家中,栽在院内,还命人精心管理。 吴使回国后,吴王一听楚王这么无礼,就同楚国断了交。 几年过后,吴萸在朱大夫家中生长得十分茂盛,已经有一大片了。朱大夫知道,这种草的果实需在未成熟的时候入药;所以,他命人及时采摘,晾干收藏,保存了许多。 有一天,楚王忽然旧病复发,肚子痛得直冒虚汗。朝中的大夫都急坏了,可是谁也没有办法治。朱大夫急忙用吴萸煎汤,献给楚王。楚王连吃了几剂,肚子不痛了;再吃几剂,病全好了。 楚王就问朱大夫:“你给我送来的是什么药啊?” 朱大夫说:“这就是那一个吴国进贡的吴萸。” 这时,楚王才后悔不该那样对待吴国。他一面派人与吴国和好,一面命人大种吴萸。 有一年秋天,楚国流行起瘟病来了。许多百姓上吐下泻,有的甚至活活病死了。楚王急忙传旨,命令朱大夫配药救民。朱大夫以吴萸为主制药,救活了许多快死的病人。楚王为让人们记住朱大夫的功劳,就传旨把“吴萸”更名为“吴朱萸”。后来,人们为了标明这是一种草,又把“吴朱萸”的“朱”字,加了草头,写成了“吴茱萸”。 三七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 很久以前,有两个青年结拜为兄弟。他们对天发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从此以后,这两个青年经常往来,哪个有难处,另一个闻风就来帮忙。 有一天,义弟忽然得了病,嘴里吐血,鼻孔流血,大便拉血,小便尿血。没过两天,他面如黄纸,一点血色也没有了。义兄知道后,急忙从自己家的后院挖了一根药草,送给义弟煎汤服。义弟连吃几剂,血止住了,病也好了。他非常感激义兄,就问:“大哥,你这是用的什么仙药救活了我啊?” 义兄说:“这是我们家祖传的止血药草。” “能给我看看吗?” “当然行啊。” 后来,义弟到义兄家去玩,义兄就把他带到后院。只见那里长着一片枝叶茂盛的草,开着淡黄的小花。义兄说:“这就是止血的药草。” 义弟问:“除了止血,还有别的用处吗?” 义兄说:“它能活血散瘀,消肿定痛,主治跌打损伤、崩漏、金疮。” “哈,真是好药!”义弟非常想要这种药草,就编了个瞎话,说:“大哥,听说害出血病的人,三年后还会复发,你给我一棵行吗?” 义兄说:“行。你挖一棵小苗儿,回去栽上吧。不过,千万别对外人说,当心被偷走。这可是妙药呵!” “好吧。” 就这样,义弟挖回一棵幼苗儿,栽在自己的后院。他浇水施肥,精心照料。一年后,那棵草也长得很茂盛。 离义弟家不远的地方,有个财主。一天,财主的儿子得了“出血症”,吃什么药也止不住血,眼看着人就活不成了。财主对人们说:“谁能治好这病,我给他五十两银子,一百担白米。”义弟闻听,就把自己后院的药草挖出来,送给财主煎汤。不料,财主的儿子吃了几剂,一点儿不见效,最后竟血尽身亡了。财主一看儿子被治死,抓住义弟,说:“你自己说包能治好,原来是骗钱的呀!走,见县官去!” 县官接了状,审问义弟:“你是跟谁学的医,拿什么煎的药?”义弟吓慌了,只好说出义兄。县官又传来义兄,问道:“你给他的是什么草?” “这是我家祖传的药草,专门止血。” 义弟一听急了:“大哥,这是假的呀!你害得我好苦,眼看得给人家偿命啦!”义兄说:“大哥怎么能骗你呢?” “那为什么不止血?” “你那棵草才长了一年,还没药性呢。” 县官急问:“几年才止血呢?”义兄答道:“三到七年,药力最强。”义弟这才明白,后悔不该贪财。 后来,人们为了牢记这种药草的药力在三——七年最好,三年之内不能止血,才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三七”。 下面的这些美美哒中药,大家认识吗? 下一次继续讲给大家~ 青囊 xiumi.us 长按识别左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rybw/8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熟悉中药材吴茱萸吗
- 下一篇文章: 当归的功效及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