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团
回忆再美好也只是曾经。。。。。。。。。 饭团都能做到加盟店,不容易,怎样拷贝不走样,是一个问题。 今天去买饭团,经人介绍“好吃”才去的 不是最忙碌的时候 店面看上去比较简洁 应答的是一个年长者 动作麻利 做饭团的米饭用电子秤称过 “哈么把细来” “不然,分量弄不准的” 记得大学的门口早晨有卖饭团的,一种白的,一种是黑的 里面放脆脆的油条 还有咸菜 口感味道还是不错的 她的米饭不用称 凭目测、手感 但感觉每次饭团分量差不多 听王老师的音频 讲“稳”是功夫 深以为是 她举了一个例子 做小笼包的师傅,看上去随意捏 但是分量在20克左右,上下不会超过1克 比较稳定 也许如卖油翁“唯手熟尔” 数据量化,便于复制 就像大娘水饺,始于年,我在大学里的时候南京吃过 有一次在南通吃过 现在启东都有 滋味都一样 现代医学量化见长,传统医学经验为主 前者感觉一学就会,因为便于操作;后者需要长期积累,初时无从下手。 看西医,南京、北京都差不多 看中医,河南河北(启东话)都不一样,因为经验有时候无法量化 就不能轻易复制 跟着感觉走 比如 患者气虚,常用黄芪、党参温补,根据虚的程度调整剂量;如果力量不够得用生晒参、红参;如果舌红少津,就得考虑太子参、西洋参,那是不是可以在使用黄芪、党参的时候加知母、生地,制约一下性温呢?配伍的时候剂量配比也很重要。 治疗胃病,比较常用左金丸,蔡老经验方中就有左金丸,原方记载是6:1,我临床常用3:3,如果舌红热盛,黄连加量6:3,或者配伍黄芩加强清热力量,也可以吴茱萸减量3:1。比例不同,就像芋艿烧肉,还是肉烧芋艿,主次不同。 当圆机活法 周小郎中中医空间,我随便说说,你随便听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rybw/5677.html
- 上一篇文章: 山林的野果子,长相似ldquo花椒
- 下一篇文章: 艾世堂ldquo十胃九病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