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弱小的吴国,每年都得按时向强邻楚国进贡物品。有一年,吴国的使者将本国的特产,当时民间称为“吴萸”的药材献给楚王。贪婪无知的楚王爱的是珍珠玛瑙,金银财宝,根本看不起这些土生土长的中药材,反认为是吴国在戏弄他,于是大发雷霆,不容吴国使者有半句解释,就令人将他赶出宫去。楚王身边有位姓朱的大夫,与吴国的使者过去交往很深,忙把他接回家中,加以劝慰。吴国使者说,吴萸乃我国的上等药材,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善治胃寒腹痛,吐泻不止等症,因素闻楚王有胃寒腹痛的痼疾,故而献之,想不到楚王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听罢,朱大夫深有所感,除派人送他回国外,还将他带来的吴萸精心保管起来。   

次年,楚王因受寒突然旧病复发,腹痛有如刀绞,冷汗直冒,满朝文武面面相觑,群医束手无策。朱大夫见时机已到,急忙将吴萸煎汤,献与楚王服下,片刻痛止,楚王大喜,重赏朱大夫,并询问这是什么药?朱大夫便将去年吴国使者献药之事叙述了一下,楚王听罢,悔惭交并,一面派人携带礼品向吴国道歉,一面命人广植吴萸。几年以后,楚国瘟疫流行,腹痛吐泻的病人遍布各地,全靠吴萸挽救了成千上万老百姓的性命。楚国的群众为了感谢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在吴萸的名字上,加了一个“朱”字,改称“吴朱萸”。后世的医药学家又在朱字上加了草字头,正式取名为吴茱萸,并一直沿用至今。

吴茱萸,为芸香科绿灌木植物。它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入肝、胃、脾、肾经,有浓烈香味。能驱虫除臭,利五脏,消食积等,有散寒止痛、理气止呕、温中止泻的作用,可用于寒疝睾丸冷痛,脐腹部的寒气作痛,以及寒滞所致的脘腹胀痛、泄泻、呕吐酸水等症。

欢迎您







































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rybw/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