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说胃病丸之吴茱萸
中药传说--胃病丸之吴茱萸 汝南桓景费长房,辟邪翁出九重阳。 吴萸献药楚王误,朱氏灭瘟美名扬。 温中止痛有奇效,吴仙丹方常氏康。 此药外敷同治内,降压消食溃疡光。 这是胃病丸中一味药材吴茱萸留下的一首打油诗,诗的由来是这样的: 《续齐谐记》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天费对桓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大灾,你快回去,要你家人各做一个彩袋,内装茱萸,缠于臂上登高山、饮菊酒,方可避之。”桓照办。到了九月九日的傍晚,下山一看,果然家内鸡犬全亡,家人得以幸存。故吴茱萸又叫“辟邪翁”。虽然这个故事有些迷信色彩,但是劳动人民长期为了顺应自然防病养生、自我保健,创造了多种既简单又科学的防病避瘟驱毒的好方法。九月九日是秋冬之交,为防治疾病,在重阳节身插茱萸和饮菊花酒便是一例。 人们对每一味中草药的养生防病治病的作用,都是从不认识到认识,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春秋战国时期,弱小的吴国,每年要向邻国楚国进贡。有一年吴国听说楚王有胃寒腹痛的痼疾,故用吴之上等药材“吴萸”进贡给楚。楚王贪爱珍宝,对草药看不上眼,对吴所派来的使者大发雷霆,驱出宫廷。楚王大夫朱氏与其使者交往很深,便将使者接到自己家中,好言劝慰,并将草药留下,然后送使者返回吴国。第二年,楚王旧病复发,腹痛如绞,吐泻不止,群臣束手无策。朱大夫见时机已到,便将“吴萸”煎汤献上,楚王喝下便愈,大喜而赏朱。朱力辞,并将去年吴国献药一事讲述了一遍。楚王惭愧万分,专遣人道歉,并下令广种吴萸。数年后,楚地瘟疫流行,人多腹痛腹泻,由于使用吴萸防治,救活了不少人。老百姓为了感谢朱大夫之功,便将“吴萸”改称“吴茱萸。”医家至今仍用“吴茱萸”之名。 吴茱萸(学名Tetradiumruticarpum,原名Euodiaruticarpa),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生于平地至海拔米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多见于向阳坡地。各地有小或大量栽种。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简称吴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作驱蛔虫药。其性热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王维17岁时所作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其诗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手上白癜风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rybw/3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芡实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下一篇文章: 痛经宫寒反反复复吴茱萸加一物,轻松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