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经常关节痛胃痛,赶紧试试中药热敷包
最近天是越来越冷了,在天冷的日子我们就应该送温暖。 这不,最近咱们的小编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大家冬天最烦恼居然是这三个问题! 冬天常见的困扰top3:第一名是关节痛、第二名是胃疼、第三名则是感冒。 的确,这三种困扰实在是太常见了,而要应对它们,大伙一般选择吃药、挺着、喝热水等等; 其实,在中医里有一种治疗这类毛病的方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年轻人可能用的少了,但是老一辈人都会一些,而且用对了效果非常好。 冬天的小毛病,试试中药热敷包!其实,很多疾病都可以外治,中医称为内病外治,有专门的一本书《理瀹骈文》研究这种制法,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 人们很早就发现,将热的物体敷在疼痛部位可消除和缓解疼痛,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里就已经提到热敷了。 而且,现在也有很多地方也在用热敷理疗的方法。 所以,对付冬天常见的小烦恼,咱们为何不试试古人的智慧呢! 咱们就说这冬天常见的关节疼吧,有这个问题的人不少,有时候这膝盖比天气预报还准,只要明天降温,膝盖里面就阴冷阴冷的,丝丝拉拉的疼,老难受了。 而且,关于关节疼热敷,不少人也都听说过甚至用过,比如用纯热毛巾敷、艾灸、盐包等等,有的效果还不错。 关节痛在中医里被称为痹症,主要原因是经络闭阻、气血不通,所以,热敷可以活血通络,有辅助治疗、缓解症状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关节痛都可以用热敷。 中医里讲,寒病热治,所以能用热敷缓解的关节痛,一定是遇冷加痛的才行,也就是寒性关节痛。 寒性关节痛,试试这个中药热敷包咱们上面说了,寒性关节痛可以用热敷来缓解。 所以,给大伙推荐的这个药包叫川芎散,有三味中药:川芎,白芥子,吴茱萸。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白芥子除寒暖中,散肿止痛;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咱们可以取川芎,白芥子,吴茱萸各克,打粉,装入布袋,然后用微波炉加热至60度,局部热熨。 刚开始太热,热敷部位可多垫几层干净毛巾,随着温度的下降,可将垫的毛巾逐渐撤掉。 大约15分钟左右为一次,每日一次、二次均可。 (热敷小方仅供参考,正规治疗请遵医嘱。)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热敷的温度咱得把握好! 冬天受凉胃疼,这个热敷包好使!咱们再说说困扰大家的第二个冬季烦恼,胃疼。 不少人一到冬天,但凡吃点凉的或者一着凉就肚子疼,甚至还会腹泻,其实这就是胃寒的表现。 胃寒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许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凉的食物,或天气一变冷,气温下降,胃就痛,腹泻等。 所以,针对胃寒的朋友,除了平时要注意不吃生冷的食物,咱们还可以试试下面这个药包。 干姜散,主要有干姜、肉桂、荜菝这三味药构成。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荜菝用于心腹冷痛、呕吐、腹泻。 咱们可以取干姜、肉桂、荜菝各克,打粉,装入布袋,微波炉加热至60度,敷在中脘穴处,15分钟即可。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脘穴处位于肚脐和胸骨下端连线的二分之一处。 (热敷小方仅供参考,正规治疗请遵医嘱。) 冬天感冒也能热敷!除了关节疼、胃疼,冬天常见的感冒也能热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热敷一般有利于寒症; 热敷有利于祛除体内寒气,解表发汗,以达到辅助治疗风寒感冒的目的。 风寒感冒的主要特征有,舌苔、痰、鼻涕都是白的,小便清长等。 所以,如果是风寒感冒,咱们可以试试下面这个紫苏散。 紫苏散,由三味药组成,紫苏子、白芥子、细辛。 紫苏子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白芥子除寒暖中,散肿止痛;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咱们可以取紫苏子、白芥子、细辛各克,打粉,装入布袋,微波炉加热至60度,敷在大椎穴处。 大椎穴位于颈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属于督脉穴位。 需要提醒大伙的是,最好是晚上睡觉前进行,一般热敷15分钟左右。热敷后要注意保暖,以免寒气入侵。 (热敷小方仅供参考,正规治疗请遵医嘱。) 对于冬天常见的这几个小困扰,这几个中药热敷包能帮上忙!赶紧点个大拇指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rybw/3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园学术科研动态柳州市中药材种植产业化
- 下一篇文章: 绝对有效的8种治疗高血压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