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香神奇之用的茱萸有什么功效
偷香 在偷香中,单飞对街边买的茱萸的在意程度非常之高,在现代茱萸可用之法也比那三国时期多少不少。 茱萸是一味中药,也是人们用来辟邪一种植物。我最早认识茱萸,是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那首诗开始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逢重阳节,插茱萸是一些地方的习俗。有不少游子在这天会沉浸在思乡和思念亲人的愁绪中,而“遍插茱萸少一人”正是表达了王维的这种思念兄弟之情。 万事都有来历,人们除了通过插茱萸表达思念之情外,用它来辟邪你可曾有了解呢?我们先来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吧。 关于茱萸辟邪,有这么一个传说:东汉时,一个名叫桓景的人到终南山拜师学道。他的师傅是有名的术士费长房。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那天,你家将有大灾,破解之法是叫你家里人每人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桓景听了立即照办。到了九月初九那天,桓景一家人依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家中的鸡犬牛羊果然都死了,而全家人却安然无恙。传说不能信以为真,但却赋予了茱萸传奇的色彩,我们权当故事来听罢了。不过在古籍中也确实有关于茱萸辟邪的记载,《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但不管怎样,茱萸辟邪说总有着浓郁的迷信色彩,我们先就此打住吧。 要认识茱萸,还得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说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其他资料也显示,除了辟邪御寒,茱萸囊还有防虫蛀的效果。古人之所以在重阳节对茱萸情有独钟,除了有辟邪需求之外,还因为重阳前后,雨水较多,衣物容易霉变,而茱萸气味辛辣,恰好可以驱虫,一举多得。 但话又说回来,看的资料多了,问题也就多了。这茱萸分山茱萸和吴茱萸,古人尤其是王维他老家的人,插的是究竟是哪一种呢?有驱虫效果的茱萸到底是哪一种呢?山茱萸和吴茱萸又有什么特性和不同呢? 吴茱萸属于芸香科,跟橘子是亲戚,它的小果子是不是很像橘子瓣啊? 山茱萸的一树红果很是绚烂 山茱萸属于山茱萸科,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二者形态差别较大。首先从形态上看,《本草纲目》记载,山茱萸,叶如梅,有刺。二月开花如杏。木高丈余,叶似榆。而吴茱萸在《本草纲目》中的描述为:三月开红紫细花。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还说,吴茱萸枝柔而肥,叶长而皱,其实结于梢头,累累成簇而无核。重阳习俗中,插茱萸是指插戴茱萸的枝叶于头或身上;而佩戴茱萸是指佩戴装有茱萸果的香囊。山茱萸虽花美如杏,但是它枝条有刺,显然不适合簪插。而吴茱萸不但枝条柔美,而且叶子长而柔软,就像柳条一样非常适合编结佩戴。它可爱的果实“结于梢头,累累成簇”,捋一把装入香囊,真是再方便不过。 同时,山茱萸虽是传统中药,是六味地黄丸其中的一味,有滋补肝肾的功效,但它没有香味,起不到驱虫的作用;吴茱萸全株有特殊的香气,果实味辛辣,叶味辛、苦,性热,无毒,有“燥烈之香”,能“避邪气、御初寒”,从这些功效来看,古人重阳节佩戴的茱萸实为吴茱萸无疑。 原理点评:茱萸,又名“越椒”、“艾子”,属木本,是一种常绿植物,有山茱萸和吴茱萸之分,两种都可以入药。山茱萸又称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性微温,味酸、涩,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等症。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性热,味辛、苦,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治疗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虚寒久泻等症。 在此,虽然了解了山茱萸和吴茱萸的性状和药用价值,但一定切记,若不懂中药,请不要擅自配伍,也不要自行用药,若真有需要找中医才是。 点击下方原文链接,即可阅读《偷香》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rybw/2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艾灸语录谁总结的啊真是超实用,超经
- 下一篇文章: 阴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