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草药小故事
百草中医 听百草故事,懂中药知识 吴茱萸草药小故事 据说,“吴茱萸”在春秋时候原名“吴萸”。它产在吴国,是一味止痛良药。 当时,吴国和邻近的楚国相比,还算小国,小国就得向大国进贡。这一年,吴国的贡品之中就有吴萸。谁想楚王一见,竟大发雷霆:“小小的吴国,胆敢把以国命名的东西当贡品,这不是看不起堂堂的楚国吗?拿回去,不收!”吴国的使者愣住了。 这时,有位姓朱的楚国大夫,急忙对楚王说:“吴萸能治胃寒腹疼,还能止吐止泄。吴王听说大王有腹痛的老病,才选来进贡的。 如果拒绝接受,那不就伤了两国的和气吗?”“胡说,”楚王喝道,“我用不着什么‘吴萸’!我们的国家也不需要!”吴国的使臣又羞又气,退出王宫。 朱大夫追出来说:“请你不要生气。就把吴萸留给我吧。楚王早晚会用上它的。”吴使就把吴萸给了朱大夫。朱大夫拿到家中,栽在院内,还命人精心管理。吴使回国后,吴王一听楚王这么无礼,就同楚国断了交。几年过后,吴萸在朱大夫家中生长得十分茂盛,已经有一大片了。 朱大夫知道,这种草的果实需在未成熟的时候入药;所以,他命人及时采摘,晾干收藏,保存了许多。有一天,楚王忽然旧病复发,肚子痛得直冒虚汗。朝中的大夫都急坏了,可是谁也没有办法治。朱大夫急忙用吴萸煎汤,献给楚王。楚王连吃了几剂,肚子不痛了;再吃几剂,病全好了。楚王就问朱大夫:“你给我送来的是什么药啊?”朱大夫说:“这就是那一个吴国进贡的吴萸。”这时,楚王才后悔不该那样对待吴国。 他一面派人与吴国和好,一面命人大种吴萸。有一年秋天,楚国流行起瘟病来了。许多百姓上吐下泻,有的甚至活活病死了。楚王急忙传旨,命令朱大夫配药救民。朱大夫以吴萸为主制药,救活了许多快死的病人。楚王为让人们记住朱大夫的功劳,就传旨把“吴萸”更名为“吴朱萸”。后来,人们为了标明这是一种草,又把“吴朱萸”的“朱”字,加了草头,写成了“吴茱萸”。 传播中药知识,弘扬中医文化,从小受母亲影响,长大后也从事了中医研究,喜欢各种中草药搭配,就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真的很神奇,带着这种好奇心进入了中医世界,也找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乐趣,欢迎各位中医爱好者加我互相交流学习。 中医讲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有阴就有阳;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一物降一物,没有一种物质是单独存在的、没有制约的!维持整个宇宙的平衡运转,各个维次空间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非常严密的制衡系统!所以每种疾病,也必然会有一种降服它的方法,只是我们暂时没有找到而已! 虽然我们有幸对偏方验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我们不过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这一切的基础都是由前人完成的,我们所进行的工作,和前人相比要简单容易得多。在中医药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积攒下了大量的实用偏方,秘方,如何去发掘整理它们的潜能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rybw/1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冯会长教你种药材中药材应用广泛,
- 下一篇文章: 每日一味药吴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