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特色菜之侗族红肉的制作
侗族“红肉”又叫“血红”,因其制作繁琐,对食材要求很高;所以这道菜在贵州黔东南的侗族人民心目中是一道级别非常高的佳肴美味,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款待最最重要的宾客才会制作。要想制作一道地道的红肉必须要用现杀的本地黑猪肉,本地产的朝天辣、干花椒、捶油子(吴茱萸)、折耳根(鱼腥草)、猪槽血,“红肉”不但美味而且还有很强的保健作用。 食材准备:猪五花肉克猪肾克猪肝克猪肚尖克猪粉肠克猪槽血克干朝辣克折耳根(鱼腥草)克本地干花椒姜末蒜末 干橘子皮捶油子(吴茱萸)猪苦胆芫荽蒜苗四季葱盐味精生抽等适量 制作步骤: 1.取现杀的猪五花肉、猪肾、猪肝、猪肚尖、猪大肠切片备用 2.将切好的肉放入铁锅中,不放油小火慢焙到肉两面金黄 3.将焙好的肉放凉,切丝。 4.干朝辣、捶油子、花椒、橘子皮烤香捶烂;姜末、蒜末、芫荽、蒜苗、四季葱切好备用。 5.最后把所有的材料都放大碗,加入猪槽血、盐、味精、生抽搅拌均匀。 6.装盘,开吃。 几种主要配料及药用情况 捶油子(吴茱萸)其性热味苦寒,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橘皮(陈皮)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还能治疗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 折耳根(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 猪血,味甘、苦,性温,有解毒清肠、补血美容的功效,猪血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C、蛋白质、铁、磷、钙、尼克酸等营养成分。据本草纲目记载,猪血味咸,性平,主治,可生血、瘴气、中风、跌打损伤、骨折及头痛眩晕;此外,猪血可抑制结石,解毒。 朝天辣,辣味悠长纯正是辣椒中的极品。全草入药,根茎性温、味甘,能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并有杀虫、止痒功效;其维生素c含量高,具有消食健胃,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本地黑猪又叫小香猪,采用放养方式,不喂饲料,其生长周期长,肉肉质细腻且营养价值丰富。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8.87%,特别是亚麻酸能保护肝脏,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同时还可以改善人体内SOD的活性,抑制MDA的生成,延缓机体衰老,细胞老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猪种,对人体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如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并有着汤汁浓郁,绕齿留香。小香猪肌肉内的肉品鲜味主要特征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肌苷酸的总含量明显高于洋猪,烹饪调出的汤汁浓郁,口留余香,对人体有着较大的辅助功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rybw/11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齐鲁青未了登高食菊度重阳齐鲁壹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