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癜风是怎么回事 http://m.39.net/pf/a_7183165.html
献给每一位中医人,及你们所热爱的一切。?导读

吴茱萸是《伤寒论》中常见的一味中药,如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吴茱萸汤、温经汤等,经度量衡换算后,每次治疗量均在10-15g以上,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量了。

觉之初学《伤寒论》时,碰巧当时自己也出现了肝胃虚寒证,初生牛犊不怕虎,开吴茱萸汤时每付药中吴茱萸用到了15g,味道苦辣得简直无法入咽.那段时间,喝药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生不如死。其实使用吴茱萸时服药和配伍方法是有窍门的,来看看邓中甲前辈怎么说的吧?

吴茱萸的服用方法邓中甲

同一个方,服用方法不同,功效发挥的大小有影响,直接影响到疗效。

如吴茱萸,它既能疏肝,又能温肝胃之寒,还能降逆,降肝胃,王要用治肝胃之气上,很好的一个温肝胃、降浊逆的药,本身是可以治疗肝经浊气上逆所致的胸闷、头昏、头痛,也有和胃降逆止呕作用。

但它的副作用反应的现象也是头晕、胸闷、恶心等,喝了以后,有时候过一二十分钟开始,头开始昏,胸闷,恶心就出现了,有时候病人觉得症状更厉害了,就不敢吃。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跟年轻老师一起到基层看病,四川有个剑阁县,这个地方盛产吴茱萸,收购药材的很多都跑到这个地方买,但他们的药房里吴茱萸很少,我看病的时候开了两天处方药房就说吴茱萸缺货,没了。我说你们这里怎么不会自己拿吴茱萸药用呢?后来我给他们做了一个学术讲座,专门讲吴茱萸的运用。

吴茱萸的用法,有特定的一些要求,是可以减轻它的毒副反应的,有三个方面。

首先,喝吴茱萸不能够趁热喝,要放凉一点喝,吴茱萸是大辛大热的,治寒以热,凉以行之,喝法上的反佐;

第二,用吴茱萸最好配黄连,这也是人们总结的一种配伍规律。黄连在制剂应用中可以减弱、控制吴茱萸的毒副作用,同用以后副作用会减轻,所以,现在包括吴茱萸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这类方,我用吴茱萸时,写了吴茱萸后面我就跟一个药——黄连。

吴茱萸不适宜太多了,黄连跟在后面,就像我开附子一样,后面都跟芍药。配伍环境能够控制药物的副作用,这是第二个要注意应用的。

第三,要先关照病人,喝了这个药以后,在床上躺20~30分钟,休息一下,而且告诉他,躺的时候如果出现胸闷、头昏,这是正常的,一会儿就过去了。

讲这么两句关照的话大有好处,你如果不说这个,他一喝,药物有的一些反应如果出现了,他一想,我吃这个药以后头昏、胸闷厉害了,肯定这个药出问题了,就不敢继续喝了。你要是告诉他有这种反应可能性,躺一二十分钟就过去了,那他一喝,躺了,如果有一点这个感觉,他会觉得这医生给我说得还挺准,以后他更有信心吃你的药了。

所以说,讲不讲一句话的效果很不一样,因为临床用方涉及多种因素,刚才说的是与医嘱相关的,现在中医很少会注重这些了。

所以说,煎法、服法,是直接影响到药物功效发挥方向的。

//END

?版权声明:

1.文源:本文摘自《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作者/邓中甲,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校对/觉之。2.平台分享此文仅出于传播中医、交流学习之目的,文中作者观点平台不负文责。3.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非中医专业人士切勿盲目试药,文章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4.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删除。5.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rybw/10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