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秘方分享
导读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中医外治方法之一,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前提,选用不同的中药,以水、黄酒、醋、姜汁等调糊后敷于不同的穴位,可治疗不同的疾病。 上感贴薄荷、生栀子、桑叶、菊花、桔梗、茯苓、防风、五倍子各等份,炮制后研细末,加黄酒贴敷双涌泉穴6-12小时,每日换药1次,可治疗感冒流涕、鼻塞、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等症。 咳喘贴陈皮、杏仁、麻黄、竹沥、紫苑、川贝、百部等,炮制、研细末后用生姜汁调糊,贴于背部肺俞穴6-12小时,每日换药1次,有止咳祛痰之功效,可治疗气管炎、肺炎等症。 退热贴水牛角、栀子、金银花、大青叶、黄芩、蝉蜕等,炮制研细末后,用开水调敷于双涌泉穴、神阙穴(脐中)或曲池穴、大椎穴、膻中穴,12-24小时换药。可用于感冒发热、久热不退,呼吸道和肠道感染发热的辅治贴剂。 止泻贴吴茱萸、丁香、木香、肉桂、苍术等,炮制后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敷神阙穴(肚脐)6-12小时,每日换药1次,可用于治疗寒湿泻、久泻等。 图文源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利君集团绿色透皮贴敷疗法! 安全: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减免胃酸和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和降解,减少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 省时:可以延长给药时间,减少给药次数。 稳定: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的峰谷现象,降低输液的不良反应。 灵活:使用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更适合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 靶向:病患部位直接给药 广泛:此项技术不仅适用中药治疗疾病,也可以适用西药治疗疾病。在西药应用前提下,必须遵守合理用药原则,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情况。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温脾益肾散寒止痛的吴茱萸
- 下一篇文章: 中药2017执业药师考前模拟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