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方的体会临证见吐涎沫者多,小青龙汤
单位:北京隆源中医门诊 近些年来在经方家冯世纶先生身边跟诊,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进行了重新学习,再一次对胡(希恕)——冯(世纶)体系有了更深理解,结合临床,对《伤寒论》中有些条文有了新的体会,与大家分享,有不足之处请同道多多指正。 临床中见吐涎沫证非常多,有外寒内饮之咳吐涎沫者,有胃有寒饮之呕吐涎沫者,然其症状各有特点,治用方证也各有不同,今就小青龙汤方证,半夏干姜汤方证,吴茱萸方证临床应用予以探讨,以供参考。 小青龙汤方有治外寒内饮者,如《伤寒论》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渴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有治久有痰饮,复被风寒者,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35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有治太阳阳明合病或并病,证见无汗,身肿重者,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有治妇人杂病,咳吐涎沫者,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7条“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亦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下面就“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亦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进行讨论,从“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和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亦主之”来看,此妇人是患外寒里饮之证,有表证,咳喘,咳吐涎沫,口不渴等症状,咳吐涎沫多为水状,或泡沫状,瞬间就化为水状。 病案举例1: 窦某某,女,53岁,河北承德人。素有咳喘,年2月17日,受凉,恶寒,无汗,发热,身痛,喘息,咳吐涎沫,口中和,纳差,不欲饮,大便微溏,小便短频,舌质淡,苔白厚,水滑,脉浮弦细,辨证为太阳太阴合病,外寒内饮,为小青龙汤方证。给予麻黄(打碎,先煎,去沫)12桂枝15干姜12细辛9姜半夏20白芍10五味子12炙甘草6茯苓10苍术10,三剂,水煎服,药服后,微汗出,恶寒、发热、身痛已,咳喘减轻,吐吐涎沫少,口微渴,喜热饮,纳增,大便正常,夜尿2~3次,脉弦细,给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五剂,症平,以健胃善后。 半夏干姜散祛里寒,温中降逆,化痰止呕,治疗胃中有寒,呕吐涎沫之证。其辨证要点是干呕,吐涎沫,属胃虚寒者。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脉证并治》第20条“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半夏、干姜各等分,为散,取方寸匕,以浆水半升,煎取七合,顿服之。患者干呕,或吐逆,或吐涎沫,见此一个症状,只要属胃有寒饮,即可用之,胃里有水饮,且寒较重就用半夏干姜散,并且是顿服才能止上逆之呕吐涎沫。小青龙汤方证是外寒内饮,咳吐涎沫,临床要加以鉴别。临床常与吴茱萸汤合用。 吴茱萸汤方证的辨证要点是胃虚寒,心下痞,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治进食欲呕,呕吐,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呕而胸满者。临床对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无热象的高血压、美尼尔综合征、左侧头痛、青光眼、胃炎、胃溃疡等病多有良好疗效。 吴茱萸汤见于《伤寒论》第条“食谷欲吐,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第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还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八条“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余在临床中常用此方与半夏干姜散合用治疗高血压头痛,食则即吐者,或与半夏泻心汤合用治疗胃脘痛,心下痞,呕不欲食,肠鸣,大便溏者疗效显著。 病案举例2: 刘某某,男,43岁,北京市海淀人。患者患“胃溃疡”数年,近来饮食不节,胃脘常不适,恶心,呕吐涎沫,头左侧痛,肠鸣,腹泻一天,于年10月7日来诊,刻诊:上腹软,叩浊音,按微痛,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紧。辨证为厥阴太阴合病,为吴茱萸汤合半夏泻心汤方证。给予吴茱萸30人参10生半夏20干姜20黄芩12黄连5炙甘草6生姜3大片大枣(掰开)10枚,五剂,水煎服。药服尽,病大好,给予吴茱萸汤合香砂养胃丸,服15天,电话随访,至今未复发。 所有人北京隆源中医门诊志在培养经方传人,打选一代明(名)医,特招生如下: 1、少年班免费学习。 2、公益班招收父母是医生的,年龄在18岁~30岁之间的,向中医方向发展的,免费学习,优秀者给一定奖励。 3、长期班,有无中医基础的都可以,年龄在18岁~30岁之间的,终身学习,学费3万元人民币。 4、有医学基础的,年龄在18岁~30岁之间,在门诊跟师三年,免费学习,包食宿,优秀者每月给生活费元人民币。 5、特训班,年龄不限,有中医学基础者,专项学习治疗近视眼、胆结石、痛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炎(关节腔积液)、脑中风等,每项元人民币,复训免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6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雪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