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年11月22日04:39:38

每年11月22日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时为小雪节气。

小雪三候:

一候虹藏不见:阴阳交才有虹,此时阴盛阳伏,雨水都凝成阴雪了,虹自然不见了。

二候气上升地气下降: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

三候闭塞成冬: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此为必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一年中,我们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到了冬天,就该闭藏了。所谓“闭”就是一身体不要暴露在外面,二如果你有什么想

法和愿望,到了严酷的冬天,轻易不要外露。

冬三月,此谓必藏

在冬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把身体“藏”起来。

而现在,冬天里穿裙子的女性太多了,尽管里面还套了一条棉毛裤,但穿得还是很薄。“轻、薄、露、透”,这就是现代人喜欢干的事,这其实是在“泄皮肤”,什么意思呢?夏天一般毛孔开放,多出汗,要流露出自己的热情。而到了冬天,我们就不能再让毛孔开放了,这里的“泄”就是指的人体无形能量的流失。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在冬天,要做的第二件事:别打扰体内阳气。

很多人,喜欢“冬泳”,“冬泳”到底好吗?我碰到很多人,都是因为冬泳落下了病。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那些冬泳的人,剥开厚厚的冰层,穿着泳衣泳裤,赤条条的跳下去了,然后对着镜头说:“我自打冬泳以后,身体再也不感冒了。”这病好了,那病好了。结果一大批人就跟着学冬泳。

问题是这个宣传只告诉我们了一面,不会告诉我们另一面。也就是说她不会把一个因为冬泳而作下病的人拉到镜头前说:“哎呀,我自打冬泳以后才落下了这个病,”这样没什么报道价值。这叫“只看贼吃饭,不看贼挨打”。生活中,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其他人的光鲜一面。

爱冬泳的人,毛病都是在“泄皮肤”后着凉引起的,让自己本身那点可怜的、微不足道的阳气,给阴寒之物掠夺走了。然后身体里的阳气没办法完成自我保护自己,清理垃圾的任务,最后落下一身病。

所以在冬天,如果你不是“松柏”,就请把自己裹严实点。

小雪“阴阳不通”时

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又寒

在冬天要做的第三件事:通润

到了冬天北方刚供暖的的那段日子,我们最容易感冒,因为屋子温度高,穿着短袖。外面温度低,出门穿大貂。而且这段时间特别干燥,这时候室外和室内的温差极大。

这时候是上热下寒的人最不舒服的季节。

「上热下寒」的具体表现

对于「上热下寒」体质的人来说,一般会同时出现下述的一个或多个症状:

上热:

口腔溃疡,舌疮,嗓子疼

牙疼,腮肿,流鼻血

慢性中耳炎

目赤红肿,眼干眼涩

青春痘

甲状腺类问题

下寒:

肚腹不温,经常拉肚子

腰膝酸冷

肤色暗沉

女性痛经,男性阴囊冰冷潮湿

手脚冰凉

特别怕冷

饮食耐温不耐寒

[上热下寒]怎么破?1、适当运动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会出现「上热下寒」的体质,除了大家熟知的熬夜劳神、恣情纵欲、饮食生冷、露体受寒等因素之外,久坐久卧、缺少运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原因。运动不足,经脉的运行自然会逐渐下降,接着会导致阳气生发不畅、郁闭阻塞,该暖的地方又暖不到,「上热下寒」也就不足为奇。针对「上热下寒」体质,可重点练习「摇头摆尾去心火」

2、泡脚降火若畏寒、四肢不温十分明显,泡脚便是再合适不过的法子。取艾叶(最好是艾绒)15克,桂枝10克,制吴茱萸10克,加入适量清水煮沸20分钟,然后放凉到你能接受的温度,切记别兑凉水,直接泡,水温不够了就直接再续热水。一般来说,泡脚水最适宜的温度大概是40~44℃,水面超过脚踝大概2~3厘米最好,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微微出汗为宜。边泡脚边用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后再搓搓脚底的涌泉穴,滋养肾水,既能补阳,又不至于让人上火。

很多女性都会有睡一晚上被窝暖不过来,一握对方的手,跟鬼一样,冰凉的。这就是气血倒流。因为他的身躯和心脑的气血都不够用,只好牺牲身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气血循环来保护好自己,所以一到春天就会发这类病。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也是一样,到了冬天,我们就应该进补。我们为什么说冬天是个进补的季节呢?因为在冬天,人体的阳气不散布在体表,而是回缩到了体内。所以你吃进去的东西可以被充分地消化吸收。

冬天食补吃什么

1.桂圆

中医认为桂圆性温味甘,其中富含核黄素、硫胺素、抗坏血酸等成份。特别是对产后,术后身体虚弱的女性就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冬季适当吃些桂圆可补血益气,促进睡眠。

2.牛肉

牛肉性温味甘,富含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能补益脾胃、强筋骨,尤其是与党参黄芪一起炖汤,可补虚、补气血,增加人体的御寒能力。

3.海参

有人说海参最适合男人补血,事实上对于女性朋友们而言冬季适当吃些海参对美容养颜的作用,因此对于女性朋友而言海参可是不可多得的滋补圣品。

4.羊肉

羊肉是冬季最受欢迎的肉食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钙、铁、磷等营养成分,有暖中补虚、开胃健脾、御寒祛湿之功效,还能维护肠胃黏膜,增加消化酶分泌,促进消化吸收。

5.红豆

红豆含有丰富的营养。丰富的铁质能使血气充盈,面色红润,有清心养神、活血排脓、养肾补气血的功效。对于改善女性气血亏损更是疗效显著。富含维他命B1、B2、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退肿、清热解毒的作用。

6.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因为冬季天气寒冷,而身体阳气潜藏,容易出现燥热,所以需要多吃萝卜帮助排气。

7.冬菇

冬菇也就是香菇,热量低,又是低蛋白、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还能促进体内钙物质的吸收,对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都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我推荐那些肾气不足,或者记忆力出现衰退的人,到冬天的时候要抓紧时间补肾,多吃坚果,硬果。

小雪节气如何养生

Part01

规律作息要早睡晚起

很多人在夏天睡得晚,作息不规律,若延续到秋冬,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因此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和生活节律,早点上床睡觉,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同时多喝水。

Part02

饮食均衡要温补

小雪节气,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温性食物。在平日的菜肴中,可以多加入一些葱、姜、蒜当佐料,每天喝一杯热牛奶,再适当多吃芝麻、花生等有助补肾的食物。水果类可以多吃些橙子和橘子。

Part03

及时添衣

老人、小孩和一些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的人,在早晚出门时一定要带一件外套。在衣服的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到舒适、防护和保健等多方面因素。

Part04

房间要经常通风

经常在室内工作的市民别忘了适当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和湿度,远离干燥和流感。对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来说,这段时间里,最好将锻炼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由于这一阶段室内外温差较大,到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提前做好热身运动。

Part05

适当锻炼

登山、步行、打太极都是耐寒锻炼的项目,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雨雪天气尽量不要外出运动,避免跌倒及发生意外。

Part06

常在室内防上火

在小雪这个节气里,由于暖气、空调等供暖设施的使用,容易让人产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为了防止“上火”,可适当多吃些苦味食物,如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此外,还可以多喝点热汤,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

冬天应该是“藏”的季节,这时应该整理、修复、关爱自己、不要去折腾、不要去张扬、不要去外露。如果有什么想法盒愿望,到了严酷的冬天,也不要露出来。

到冬天能把自己的心神“藏”起来,这都是本事,千万不要以为这些自然而然就能做到。

你拼命工作,拼命奋斗,最后是不是要享受应有的成果?我们在春天播下去的种子,夏天生长,秋收了,到了冬天,是不是就应该去品尝,去享受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6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