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校公开课

厥阴经的那些事儿~

今天,咱们来说厥阴经的最后一讲,也是六经中非常大的一个方子——温经汤。

厥阴经是六经最内部的一个经,同样的,也是病情最为复杂的一个经。按照城池比喻来说,也就是敌人挟持了皇上,城内已经乱成一团,出现任何突发事件都不足为怪。

厥阴病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和我们的生活作息密切相关——熬夜、晚睡导致地内脏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厥阴体质、患上厥阴病。

厥阴病的显著特征是——厥,也就是手足逐渐变得冰冷,而且有向肘部、膝盖方向渐寒的趋势。

其实,这就是身体在说:“我已经无法带动阳气运行了,我很衰微。”

第二个症状,就是肝寒、肝虚,表现为偏头疼、经量少、痛经、眼干涩、凌晨三点易醒。因为厥阴上主要器官肝就是管藏血的、主目、循行头侧,它的失衡必然引发这类问题。

第三个症状,就是上热下寒——爱上火,什么口腔溃疡、口喉干燥、干咳常会发生。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出现腰部不适、脖子不适的问题。

神奇的温经汤

温经汤用药:

吴茱萸、麦冬、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

猜一猜,这里有多少个方子?仔细一数才知道,这里有:中枢汤、四物汤、吴茱萸汤、麦门冬汤、桂枝汤、桂枝茯苓丸···

为啥这么复杂?如前所说,厥阴经症包含了其他五经的很多病,所以药方相应就很大。

为什么如此设计,其实都是根据症状去安排的,比如:

中枢汤

中枢汤的药有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其中,人参、甘草是让脾升的,半夏、生姜是让胃降的。它们的运转,就让后天之本——脾胃得以正常运作,营养正常吸收,为厥阴病的好转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物汤

肝寒是厥阴常见的症状,张仲景选取了四物汤中的三味药:当归、芍药、川芎,再加上桂枝暖血,一边活血、一边暖血,改变寒的症状。

吴茱萸汤

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上吴茱萸,就变成了吴茱萸汤,它可以破肝寒,寒破了之后再暖血,由此造成的偏头疼就会好。

麦门冬汤

有了上面的方子驱寒暖身,身体慢慢有了热量。而麦门冬汤可以滋心阴,本来厥阴病是容易上火的,上火是因为阴虚才火旺,阴足了,上火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了。

再加上一味丹皮,温和地帮助去掉虚火;一味阿胶补血。这样,身体即暖了起来,虚火也慢慢褪下,整体就渐趋平衡了。

五苓散:

厥阴病常含有太阴、少阴病症,所以水液运化常会出现问题,加上五苓散,就可以帮助身体水液循环更快恢复。

从中,也能看出中医治病,真的是把人当成一个整体来认识、理解的,如果只是像现在的某些认知以为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那就太片面了。

注意:此文中涉及的药方讲解仅限学术讨论,具体疾病用药请遵医嘱。

姚校公开课

上课时间:

每周三晚9:0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6311.html